[实用新型]车门和用于车门的闩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3016.0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卡尔·贝瑞勒;科斯塔·帕帕尼古拉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02 | 分类号: | E05B7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用于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门闩锁,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 具有在发生侧面碰撞时锁住闩锁的惯性锁部件的闩锁。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机动车辆中,门闩锁安装至车门。门闩锁包括接合或抓住安 装在车身结构上的撞销的叉状螺栓。闩锁释放机构包括可释放的棘爪构件, 该棘爪构件选择性地接合叉状螺栓/闩锁以防止叉状螺栓与撞销分离。外部 把手安装在车门的外侧上,并且内部把手安装在车门的内侧上。外部把手 和内部把手利用杆、博登线缆、连接凸轮表面、或其他合适的机械连杆机 构连接至闩锁机构。门把手的用途是将来自车辆操作者的动作和力传递给 闩锁内的闩锁释放机构(例如,棘爪)以从撞销释放叉状螺栓/闩锁。一旦 从撞销释放叉状螺栓/闩锁,则可自由打开车门。
车门闩锁机构通常包括可位于闩锁机构内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用 途是机械地连接或分离把手和棘爪。
当汽车门闩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外部把手连接至棘爪。当操作(即, 使用者手动移动)外部把手时,操作棘爪,并且从撞销释放叉状螺栓/闩锁, 从而允许打开车门。当汽车门闩锁处于解锁状态时,内部释放件(通常为 可移动的把手或杆)机械地连接至闩锁释放机构。因此,当操作(移动) 内部把手时,叉状螺栓/闩锁将从撞销释放。
当车门闩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外部把手与闩锁释放机构机械地分 离开。当操作外部把手时,无动作传递给棘爪,并且叉状螺栓/闩锁将不会 从撞销释放。根据特定车辆的要求,当闩锁处于锁定状态时内部把手可与 闩锁释放机构连接或分离。因此,在一些车辆中,即使车门闩锁处于锁定 状态,内部把手的移动也会使叉状螺栓/闩锁从撞销释放。然而,在其他车 辆中,当车门闩锁处于锁定状态时,内部把手被分离,使得内部把手的致 动/移动不会使叉状螺栓/闩锁从撞销上释放。
可通过各种方式锁定/解锁车门闩锁机构。例如,车门可包括位于车辆 的外部上的锁芯,该锁芯机械地连接至闩锁内的锁定机构,以使锁芯的旋 转锁定/解锁该锁定机构。车门可包括诸如位于门的内侧上的杆的可移动锁 定构件,其机械地连接至闩锁内的锁定机构。内部锁定构件的移动引起闩 锁内的锁定机构锁定/解锁。车辆可包括内部和/或外部电动锁控制装置,借 此,电动或气动致动器操作闩锁里面的锁定机构从而锁定/解锁锁定机构。 电动门锁可通过车辆内部的按钮等、或通过远程钥匙进行致动。
已知类型的车门闩锁机构包括内至闩锁的杆,其连接(解锁状态)或 分离(锁定状态)外部门把手与闩锁释放机构/棘爪。内部锁杆直接或间接 地连接至偏心弹簧,使得锁定杆处于锁定或解锁状态/位置。通过操作车辆 的外部上的锁芯、操作机械内部锁构件、和/或操作内部或外部电动锁控制 按钮或开关可使锁定杆在锁定状态/位置与解锁状态/位置之间移动。在已知 的车门闩锁机构中,锁定杆响应于使用者输入或“请求”仅在锁定位置/状 态与解锁位置/状态之间移动以改变锁定杆的锁定状态/位置。使用者请求可 包括机械锁构件的致动、车辆内部的电动锁控制按钮/开关的致动、或无线 钥匙的致动。在这种类型的车门闩锁系统中,锁定杆通常不会改变状态(锁 定或解锁),即使车辆遭受侧面碰撞导致向侧面的横向加速度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 以至少地实现即使在车辆遭受侧面碰撞时,车门闩锁系统中的锁定杆也不 会改变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