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自动降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72846.1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孙超;李智;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降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中粉尘自动降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自动降尘装 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产尘尘源中,采煤机和掘进机产尘占了绝大部分,各矿对采煤机和掘进机 产尘的防治在所有的粉尘治理项目中也是最重视的,比如采煤机尘源跟踪、采煤机外喷雾、 掘进机外喷雾、除尘风机、掘进机泡沫除尘等,都是对此而应用的除尘设备。而这些除尘 设备中又数采煤机高压外喷雾和掘进机高压外喷雾降尘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但目前绝 大部分矿上对这两种降尘方式的使用方法大多都是在产尘设备运行时人工开启喷雾、停止 时人工关闭,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且矿上用的降尘加压泵通常很大,很多场合中移动不方 便,而所需的喷雾用水量绝大部分情况下要不了那么大,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自动降尘装置,可解决传统的除尘设备操作较复杂 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自动降尘装置,包括处 理器,以及分别与其相连的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球阀、驱动模块、存储模块、通信 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
其中,处理器为控制箱的控制核心,负责协调各功能模块;
电源模块为处理器及其他模块提供电源;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机器开停信号、液箱水位、喷雾水路压力和流量、粉尘浓度的 信号;
球阀包括喷雾水路控制电动球阀和水箱加水电动球阀,喷雾水路控制电动球阀用于控 制喷雾开启或关闭,水箱加水电动球阀用于水箱液位过低时给水箱补给水;
驱动模块包括球阀驱动模块和泵驱动模块,球阀驱动模块包括水箱加水电动球阀驱动 及喷雾泵驱动,分别用于控制对应电动球阀的开启和关闭;泵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喷雾泵的 开启和停止;
存储模块保存系统参数;
通信模块负责和上位机通信,实现喷雾信息实时上传,且能通过上位机实时控制此装 置;
人机交互界面包括红外接收和LCD显示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系统参数设置及 工作模式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可设置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模式,自动模式下可实现喷 雾联动,即联动对象正常工作时,喷雾立即开启,进行高压喷雾,联动对象停止作业时, 喷雾延时后自动关闭;手动模式下由工作人员手动开停喷雾。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设备开停信号采集、水箱液位采集、喷雾水路压力 和流量采集及粉尘浓度采集;
设备开停信号采集通过设备开停传感器采集,当设备开启或关闭时,各对应一种信号 输出,信号处理后,送处理器处理,从而得知设备开停状态;
水箱液位采集通过水箱液位传感器采集,把采集的液位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处理器 通过采集信号频率计算液位深度;
喷雾水路压力和流量采集是通过流量压力传感器采集,把采集的流量或压力信号转换 成频率信号,处理器通过采集信号频率计算水路流量或压力;
粉尘浓度采集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采集,把采集的粉尘浓度转换成频率信号,处理器 通过采集信号频率计算粉尘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变压器、AC-DC转换电路、滤波电路,交流电经过变压器 变换成18V,整流并经AC-DC转换电路变换成DC12V,经滤波电路后给后续电路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当所述矿用自动降尘 装置运行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声光报警,实现异常报警。
进一步的,还包括时钟模块,时钟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时钟模块采用高精度时钟 芯片,为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动降尘装置通过设置处理器,把信号采集 模块采集过来的相关信息发送给处理器分析处理后,经驱动模块驱动球阀动作,即喷雾水 路控制电动球阀控制喷雾开启或关闭,水箱加水电动球阀控制水箱液位过低时给水箱补给 水,从而实现自动化降尘,操作简单,且效率高;同时设置人机交互界面可设置手动和自 动两种工作模式,更人性化,操作方便;还设置了声光报警模块,当所述矿用自动降尘装 置运行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声光报警,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2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面夹芯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回油引射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