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脚踏助行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0163.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2821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辅助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脚踏助行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年纪大的老人逐渐增多,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行走就变得越发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疾病造成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借助辅助用车保证康复治疗或正常出行。例如腿部受伤的病人或年纪大行动不便的来人,在前期无法行走阶段需要轮椅作为代步工具,在后期康复阶段就需要借助助步车进行康复行走锻炼,这样往往要求病人购买两种产品,增加病人的治疗成本,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的辅助用车产品功能较为单一,设计和制造上也较为简单,存在功能上的较大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结构变换,功能丰富,装拆方便且结构简单的带脚踏助行推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脚踏助行推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车本体及第二车本体,所述第一车本体及所述第二车本体上均固定有手扶把,所述第一车本体和所述第二车本体间固定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脚踏组件、第二脚踏组件和倚靠件,所述第一脚踏组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车本体,第二脚踏组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二车本体,所述倚靠件均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车本体和所述第二车本体,所述第一车本体及所述第二车本体上均设有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当所述倚靠件固定于靠近所述手扶把的一侧时,所述第一脚踏组件及所述第二脚踏组件均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当所述倚靠件固定于背离所述手扶把的一侧时,所述第一脚踏组件及所述第二脚踏组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面或所述第二卡接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扶把设有第一齿形卡接部,及固定于所述第一齿形卡接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弹性抵压件,所述倚靠件的两端部均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齿形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齿形卡接部,贯穿所述第二齿形卡接部的装配孔及锁紧件,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装配孔并与所述锁紧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形卡接部设有至少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手扶把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齿形卡接部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倚靠件水平布置或向上倾斜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手扶把呈15度角设置,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所述倚靠件向上倾斜布置或水平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本体及所述第二车本体还包括前轮支撑件,所述第一脚踏组件和所述第二脚踏组件均包括脚踏板,及与所述脚踏板可转动连接的脚踏板支撑杆,所述脚踏板支撑杆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U型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前轮支撑件上靠近所述第一卡接面的位置设有第一凸轴,所述U型卡槽套装于所述前轮支撑件,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三卡槽卡接于所述第一凸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支撑件还设有第二凸轴,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三卡槽卡接于所述第二凸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容物袋,所述容物袋设有至少一个钩挂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车本体上的第一支撑筒,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车本体上的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及所述第二支撑筒均设置有容物袋承载件,所述容物袋承载件均包括第一容挂件和第二容挂件,所述容物袋通过所述钩挂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容挂件或所述第二容挂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筒及所述第二支撑筒内均嵌设有双头螺杆,所述第一容挂件及所述第二容挂件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容挂件及所述第二容挂件均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双头螺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手扶把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手扶把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及设有插槽的支撑杆座,所述支撑杆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支撑杆座设有定位开关,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插槽插装入所述支撑杆座,所述定位开关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0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