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9434.2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相文峰;蔡天宇;孟倩;王鑫;赵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纳米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线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镍纳米线是一种一维纳米结构的磁性纳米材料。它因为具有良好的磁性、光学、电学性能以及催化性能,在很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催化剂,磁传感器,高密度磁性记录,磁性存储器,微波电路等。镍纳米线的尺寸和形貌对材料的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精确控制镍纳米线的尺寸和形貌备受关注。
目前,对于镍(化学表达式Ni)纳米制备装置中,主要使用氧化镍纳米线的方法主要有模板法、化学还原法等。模板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然而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镍纳米线实际上是镍纳米线和多孔模板的混合物,提纯过程使得制备工艺复杂化,而且所得到的产物量较少。同时,现有的化学还原法制备镍纳米线大多数是借助于实验人员的经验,靠实验人员的经验控制镍纳米线的形貌,因此误差较大。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制所制备镍纳米线的直径,可靠性高,而且制造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由样品溶液制备装置、磁场热处理装置和滴定装置组成;所述样品溶液制备装置与磁场热处理装置相接触,用于制备样品溶液,样品溶液制备装置置于磁场热处理装置中,所述磁场热处理装置产生恒定磁场并对样品溶液制备装置中的样品进行恒温加热,滴定装置设置于样品溶液制备装置的滴入位置,用于向样品溶液滴入反应物,并控制反应物的滴入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样品溶液制备装置材质为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样品溶液为水合肼及氢氧化钠的乙二醇溶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场热处理装置包括:磁场装置和控温装置,磁场装置用于产生恒定磁场,所述控温装置用于保持恒定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场装置为永磁铁或电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控温装置为带有温控功能的水浴加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滴定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控阀门,微量滴定泵,光电传感器,还包括用于储存和输送反应物的储液瓶和导管;其中,所述电控阀门根据控制器的控制调节反应物滴入速度;所述微量滴定泵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抽取反应物;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将滴定信息传递到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内集成有控制电路、显示屏和键盘,所述导管为玻璃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光电传感器包括:贴片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探头,所述电控阀门、微量滴定泵和光电二极管探头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所述的贴片发光二极管与光电二极管探头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贴片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样品溶液制备装置侧壁,由控制器控制滴入氯化镍乙二醇溶液,光电传感器将滴定信息传递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阀门和微量滴定泵,所述储液瓶通过导管与微量滴定泵和电控阀门连接。
由上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反应物氯化镍的用量、反应温度及磁场大小等参数对镍纳米线的直径进行调控优化。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磁场热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滴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样品溶液制备装置1、磁场热处理装置2、滴定装置3、控温装置21、磁场装置22;
光电传感器31、电控阀门32、微量滴定泵33、储液瓶34、导管35、控制器36;
贴片发光二极管311、光电二极管探头3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9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刀片式柔性倒角刀具
- 下一篇: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