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胶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8868.0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1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倪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剑敏 |
主分类号: | B65D35/44 | 分类号: | B65D35/44;B65D77/3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杜守西 |
地址: | 318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胶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水。
背景技术
胶水瓶是一种用于装放粘胶剂的装置,但是一般的胶水瓶都为塑料瓶体,该种塑料瓶体都会将出胶嘴设置为密封状态,再在出胶嘴外螺接与其相适配的瓶盖,需要进行涂抹胶水时,将瓶盖旋出,再将出胶嘴用利器剪除或割除即可,不再涂抹胶水时,只需要将瓶盖再次套于出胶嘴外即可,但是这种结构极易导致未开封的胶水瓶一旦无法第一时间寻找到利器,便无法打开出胶口,而寻找利器的过程,不仅麻烦,且极大程度上浪费了使用人员的时间。
而一般的胶水瓶一旦瓶内的粘胶剂用完后,便会被扔掉,无法再次填充粘胶剂后进行使用,不仅使瓶体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被丢弃后的瓶体极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胶水瓶,它不仅无需通过利器剪除或割除便能轻易的打开出胶口,且在瓶内的粘胶剂使用完后,可进行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胶水瓶,包括瓶体、设于瓶体上端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上方设有一与瓶体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出胶口;所述出胶口连接有一通过吹塑与其一体成型的塑封件;所述塑封件上设有一与出胶口相匹配的胶口套;所述瓶体下部设有一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一与瓶体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填充口,连接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螺接有一密封盖,密封盖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盖将填充口遮蔽堵塞。
所述塑封件上开有一缺口,缺口上侧边沿设有封胶头;所述出胶口位于缺口内,出胶口与封胶头通过吹塑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盖内中心位置设有与填充口相匹配的密封杆。
所述密封盖外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新型胶水瓶需要利用瓶体内的粘胶剂进行粘接工作时,只需使用人员一只手握住瓶体,另一只手握住塑封件进行掰折或是旋转,便能很轻易的使塑封件上的封胶头与出胶口分离,然后将出胶口对准需进行粘接的位置,就可进行粘接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利器剪除或割除便能轻易的打开出胶口,显得十分方便,避免使用人员在寻找可以打开出胶口的过程中浪费时间,且塑封件上设有与出胶口相匹配的胶口套,在胶水瓶完成粘接工作后,将胶口套套于出胶口外,便能保证瓶体内的粘胶剂不会流出到瓶体外,使出胶口处于被堵塞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新型胶水瓶在内部的粘胶剂用完之后,可旋开螺接于连接部上的密封盖,通过连接部上的填充口,往瓶体内填充粘胶剂,在填充过程中,胶口套始终套于出胶口外,保证出胶口在填充粘胶剂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堵塞的状态,当瓶体内充满粘胶剂后,再将密封盖旋紧,将连接部的填充口遮蔽堵塞,需要进行粘接工作时,将胶口套从出胶口处取出,令出胶口对准需粘接的位置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瓶体内的粘胶剂使用完后,能够通过填充粘胶剂,实现胶水瓶的反复利用,且避免了胶水瓶被丢弃后而造成的白色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胶水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胶水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出胶口与胶口套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胶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胶水瓶,包括瓶体1、设于瓶体上端的瓶嘴2,所述瓶嘴2上方设有一与瓶体1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出胶口3;所述出胶口3连接有一通过吹塑与其一体成型的塑封件4;所述塑封件4上设有一与出胶口3相匹配的胶口套5;所述瓶体1下部设有一连接部6,连接部6上设有一与瓶体1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填充口,连接部6外表面设有外螺纹7;所述连接部6螺接有一密封盖8,密封盖8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7相适配的内螺纹9;所述密封盖8将填充口遮蔽堵塞。
所述塑封件4上开有一缺口9,缺口9上侧边沿设有封胶头10;所述出胶口3位于缺口9内,出胶口3与封胶头10通过吹塑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盖8内中心位置设有与填充口相匹配的密封杆11。
所述密封盖8外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条12;通过防滑条12能增加手与密封盖8之间的摩擦程度,方便使用人员旋开或旋紧密封盖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剑敏,未经倪剑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8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静压导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可重构技术的傅立叶变换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