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木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8803.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良;沈斌;沈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创风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0 | 分类号: | B27D1/00;B32B21/04;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 木工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火木工板。
背景技术
木工板又称大芯板,木芯板或细木工板,是由两片单板中间胶压拼接木板而成。细 木工板的两面胶粘单板的总厚度不得小于3mm。各类细木工板的边角缺损,在公称幅面以 内的宽度不得超过5mm,长度不得大于20mm。中间木板是由优质天然的木板方经热处理(即 烘干室烘干)以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木条,由拼板机拼接而成。拼接后的木板两面各覆盖 两层优质单板,再经冷、热压机胶压后制成。其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家具、门窗及套、隔断、 假墙、暖气罩、窗帘盒以及底板等等。
专利号为20092018636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火木工板,包括由氧化镁和氯 化镁混合的凝胶材料制成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在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设置有细木工板层。 该专利中上表层和下表层采用的是氧化镁和氯化镁混合的凝胶材料,虽然可以达到防火效 果,当将胶凝材料设置在表层会影响防火木工板的美观;另外,由于氯离子的存在,在湿度 大的环境中容易返卤,腐蚀、破坏其他装修材料,且具有强度差,吸水率过高,使用寿命短的 缺陷,而木工板在很多场合中安装都需要用到铁钉连接,而由于上表层和下表层材料的限 制,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木工板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效果优良且性能 完整的防火木工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火木工板,其特征是, 包括中间木板层,所述中间木板层两侧设置有防火层,两所述防火层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表 层和里层,所述中间木板层为拼接木板层,所述拼接木板层上的拼接木板通过镁质防火复 合材料粘接而成,所述防火层为镁质防火复合板,所述表层为木板、防火皮或UV板,所述里 层为木板、防火皮或UV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里层为木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表层为防火皮或UV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中间木板层和表层间通过防火层粘接,所述中间 木板层和里层间通过防火层粘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火木工板的厚度为9-25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中间木板层的厚度为6-8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表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里层的厚度为1-3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火木工板采用的材质与木工板对比物理性能相差并不 大,不会影响防火木工板在各领域中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采用镁质防火复合板作为胶层 和防火层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各层间的连接,且能起到B1~A1级的防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火木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表层;2、里层;3、防火层;4、拼接木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火木工板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中间木板层, 在中间木板层两侧设置有防火层3,两防火层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表层1和里层2,该防火木 工板的厚度为9-25mm,本实施例中优选20mm。
其中,中间木板层为拼接木板层4,中间木板层的厚度为6-8mm,本实施例中选用 7mm,中间木板层的厚度决定改防火木工板可以安装的次数,即物定率,如果中间木板层的 厚度低于6mm会导致物定率过低,如果中间木板层的厚度大于8mm会导致防火木工板的整体 厚度过大,或者导致其他各层的厚度过低,影响防火木工板的防火性能。该拼接木板层4上 的拼接木板通过呈胶状的镁质防火复合材料粘接而成,使用镁质防火复合材料粘接拼接木 板可以增强拼接木板层4的防火性能。
防火层3为镁质防火复合板,该镁质防火复合板由镁质防火复合材料凝固而成,故 可以通过胶状镁质防火复合板将中间木板层和表层1以及中间木板层和里层2粘接,可以节 约粘胶剂的使用并且避免使用粘胶剂导致粘接不牢固等问题。同时,镁质防火复合板具有 防火性能达到A1级、材料不碎裂、不变形的性能以及低碳、环保、成本低的效果,不仅使得本 实用新型防火木工板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创风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创风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8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