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8449.7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冯金飞;李凤博;方福平;周锡跃;刘耀斌;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沉积物 水界 物质 交换 通量 原位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沉积物—水界面对环境中物质的循环、转移和贮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物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物质一方面通过扩散沉降作用进入沉积物,另一方面在扰动作用下向水中释放或者在微生物作用下以降解物的形式重新进入新生物地化循环过程。沉积物-水界面间物质化学质量的转移、及新物质产生与转移的物质量及机制是目前全球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领域。
而在现有技术中未见简单易用的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分交换室,所述的养分交换室为上下相通的圆柱筒体结构,所述的养分交换室顶部连接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上设有伸入养分交换室的搅拌器、进水管和抽水管。
所述的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与养分交换室螺纹连接。
所述的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连接手柄。
上述的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装置能够简单快速地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分交换室;2-搅拌器;3-密封盖;4-手柄;5-进水管;6-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原位测定装置包括养分交换室1,养分交换室1为上下相通的圆柱筒体结构,养分交换室1的具体尺寸高度为25cm、直径为30cm。养分交换室1顶部连接密封盖3,优选为密封盖3与养分交换室1螺纹连接,密封盖3的直径为30.3cm。密封盖3上设有伸入养分交换室1的搅拌器2、进水管5和抽水管6,搅拌器2、进水管5和抽水管6在密封盖3下的高度分别为10cm、5cm和10cm。搅拌器2上还连接有手柄4,便于搅拌。
实际使用时,取样前12h将养分交换室1安装于取样处,插入底泥5cm,地上部20cm。取样前,用有机玻璃取水器提取养分交换室1内、距离底泥10cm处水样300ml;随即将密封盖3安装在养分交换室1上。2h后,转动手柄4,以10-12圈/分钟频率转动0.5min(保证养分交换室1内水混合均匀而不引起底泥的扰动),将60ml注射器与抽水管6相连,吸取养分交换室1内水样300ml,同时将进水管5放入水中以保持养分交换室1内水压平衡,取样完成后,用密封夹将进水管5、抽水管6加紧。2h后,重复以上过程吸取养分交换室1内水样,共吸取3次。取样结束后,将密封盖3卸下。下次取样重复以上步骤。然后将对样品分析,得到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8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实时上传式便携环保执法记录仪
- 下一篇:可视化测量冻土平面应变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