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7887.1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焦安亮;张中善;郜玉芬;郑培君;刘健;侯振国;李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陈亚秋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剪力 结构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体系,尤其是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建造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种结构体系。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但其连接不稳定,耗费钢材和资金较多,不适合小型建筑使用,现有的小型建筑多为砌块承重结构,施工速度慢,相对工期长,整体性差,保温差是砌块承重结构的弊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在不降低承载力及强度的前提下,用整体构件代替砌块墙,使结构更具有整体性,结构稳定,抗震性能更好,由于预制有保温层,随着主体结构的施工,保温层也同时施工完成,因此取消了原始施工方式时主体结构完成之后大量的其他复杂工序,使得现场施工环境和条件大大改善,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叠合楼板和预制剪力墙,预制叠合楼板设置在预制剪力墙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若干组上下间隔设置的水平钢筋和若干组左右间隔设置的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搭成预制剪力墙的骨架,在骨架上浇筑混凝土层,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两端均露出混凝土层外部,且露出高度一致;所述每组水平钢筋均采用W形钢筋焊接成网状,水平钢筋的两端露出于预制剪力墙两侧形成剪刀形钢筋连接部,所述每组竖向钢筋均通长设置在混凝土层内部,每组竖向钢筋的上下部设置扩大头形状且竖向钢筋的上下两端露出于混凝土层形成日字形钢筋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预制剪力墙的混凝土层外设置有保温层,在保温层外设置有防水层墙面;在防水层墙面内设置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通过锚固筋与水平钢筋的W形钢筋和竖向钢筋搭成的骨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预留的日字形钢筋连接部的横向间距大于预制剪力墙内的竖向钢筋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直角连接或者丁字形连接或十字形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预制部分内置楼板钢筋网片和三角桁架并预埋有延伸钢筋,延伸钢筋延伸至预制剪力墙外的日字形钢筋连接部内重叠形成暗梁,并通过现浇混凝土层将预制叠合楼板和预制剪力墙进行锚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左右相邻两块预制剪力墙端部的剪刀形钢筋连接部之间留有距离,相邻两预制剪力墙的剪刀形钢筋连接部通过两端带弯钩的箍筋进行锚固,箍筋与剪刀形钢筋连接部交错位置穿入竖向钢筋内并通过混凝土层进行锚固锚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下相邻两块预制剪力墙的日字形钢筋连接部交错重叠,在日字形钢筋连接部的角部穿入钢筋并通过现浇混凝土层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在不降低承载力及强度的前提下,用整体构件代替砌块墙,使结构更具有整体性,结构稳定,抗震性能更好,由于预制有保温层,随着主体结构的施工,保温层也同时施工完成,因此取消了原始施工方式时主体结构完成之后大量的其他复杂工序,使得现场施工环境和条件大大改善,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预制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A-A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B-B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箍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叠合楼板和预制剪力墙,所述预制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直角连接或者丁字形连接或十字形连接结构,预制叠合楼板设置在预制剪力墙顶部。
预制剪力墙包括若干组上下间隔设置的水平钢筋1和若干组左右间隔设置的竖向钢筋2,水平钢筋1和竖向钢筋2搭成预制剪力墙的骨架,在骨架上浇筑混凝土层3,水平钢筋1和竖向钢筋2的两端均露出混凝土层3外部,且露出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7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智能控制幕墙
- 下一篇:一种锁扣式建筑组合保温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