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剖分式进油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7695.0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邵帅;杜德浪;洪光喜;李天超;卢茜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式 进油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板带钢热轧连轧精轧机组和连铸连轧机组主传动用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进油环。
背景技术
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等现代冶金生产的先进技术,需要大型、高效、高精的轧制设备,因此给相关备件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薄板带钢热轧连轧精轧机组和连铸连轧机组而言,由于主传动轴是整套连轧设备的关键传动部件,其性能与质量和板带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主传动用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进油环6为整体结构(如图3、图4所示),当进油环6损坏时,需依次拆下集油罩11、压盖8、内齿圈10、外齿轴套9、胀紧环7后才能将进油环从联轴器上拆下,且必须整轴下线操作,无法在线更换,大大增加了现场检修时间,给热连轧厂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剖分式进油环,它克服了现有进油环拆卸困难、不易更换的缺点,实现了进油环的在线快速更换,缩短了精轧机现场维护时间,大大延长了精轧机连续在线时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剖分式进油环,它包括上剖分环、下剖分环、螺母、绞制孔螺栓、弹簧垫圈;上剖分环和下剖分环通过耳部上的螺母、绞制孔螺栓、弹簧垫圈紧固成一个整环,即两者的内孔形成一个整圆。
其中,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上剖分环伸出的耳轴上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可以储存少量的油脂,有利于耳轴的润滑。
其中,做为本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式,下剖分环伸出的耳轴内有一阶梯孔,内部孔为小直径孔,外部孔为螺纹孔。当工作时,现场润滑油路通过此孔持续加注润滑油进入轴体内,实现接轴持续润滑。当不需要润滑时,可以在螺纹孔处装上油塞。
在联轴器上使用本新型的剖分式油环时,上剖分环和下剖分环只需要通过螺母、弹簧垫圈、绞制孔螺栓的锁紧或松开,就可实现其在联轴器上装配及拆卸,从而实现了其在线快速拆装的功能,现场维护时间短,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剖分式进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现有整体式进油环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剖分式进油环,它包括上剖分环1、下剖分环5、螺母2、绞制孔螺栓3、弹簧垫圈4;上剖分环1和下剖分环5通过耳部上的螺母2、绞制孔螺栓3、弹簧垫圈4紧固成一个整环,即两者的内孔形成一个整圆。
本新型的进油环在线更换时,将螺母2松开,拆下绞制孔螺栓3,分开上下剖分环1、5,取来更换件,以相同方法安装即可,无需拆卸其余零部件,拆装十分便捷。
其中,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上剖分环1伸出的耳轴上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可以储存少量的油脂,有利于耳轴的润滑。
其中,做为本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式,下剖分环5伸出的耳轴内有一阶梯孔,内部孔为小直径孔,外部孔为螺纹孔。当工作时,现场润滑油路通过此孔持续加注润滑油进入轴体12内,实现接轴持续润滑。当不需要润滑时,可以在螺纹孔处装上油塞。
在联轴器上使用本新型的剖分式油环时,上剖分环和下剖分环只需要通过螺母、弹簧垫圈、绞制孔螺栓的锁紧或松开,就可实现其在联轴器主轴12上的装配及拆卸,而无需要依次拆下集油罩11、压盖8、内齿圈10、外齿轴套9、胀紧环7。因此本新型的油环实现了其在线快速拆装的功能,现场维护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精轧机现场维护时间,大大延长了精轧机连续在线时,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7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 下一篇:发光器件以及具有该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