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7611.3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贾小丽;吴承祯;叶江华;李远华;雷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5/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4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自动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茶叶烘干是茶叶制作的重要步骤,该步骤操作的目的在于让茶叶充分干燥,达到成品茶的要求。长期以来,茶叶烘干采用烘箱烘干,烘干前后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耗时耗力,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规模效益。因此,设计一种连续自动的茶叶烘干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茶叶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用于烘干茶叶的加热管,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茶叶水分含量的红外水分探测仪。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两端设有茶叶入口、茶叶出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于干燥箱的两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红外水分探测仪设置于茶叶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红外水分探测仪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便捷,实现连续自动化干燥,干燥均匀,清洁卫生,生产效率高,同时,降低茶叶成本,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2-干燥箱,3-加热管,4-红外水分探测仪,5-支架,6-茶叶入口,7-茶叶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自动烘干装置,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茶叶的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干燥箱2,所述干燥箱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用于烘干茶叶的加热管3,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茶叶水分含量的红外水分探测仪4,当水分含量达到设定限值时传送带自动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箱的两端设有茶叶入口6、茶叶出口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于干燥箱的两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水分探测仪设置于茶叶出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六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水分探测仪的数量为三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
具体实施过程:
将茶叶置于传送带上,传送带缓慢移动,茶叶经茶叶入口进入干燥箱烘干,设定红外水分探测仪的水分探测量限值,当茶叶水分含量达到设定的限值时传送带自动运行,从而达到茶叶自动化连续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茶叶自动烘干装置。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学院,未经武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7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酸软骨素生产用工业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毛坯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