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控制水下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7546.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辉;徐磊;苏海生;张磊;王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控制 水下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控制水下取样器。主 要应用于在水下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过液压方式控制取样器上下锥形锤的张开、 闭合,从而完成取样,为鉴定水下灌注桩施工某一深度的物质情况提供一种便捷、 准确的取样装置。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流态物质下的取样工作。
背景技术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面层高度的确定和控制对于成桩的 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灌注混凝土时我们通常使用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面层 高度,但是,当灌注将近结束时,泥渣沉淀增厚,泥浆的比重、粘度和静切力增加, 仅靠测深锤很难快速、准确的测量出混凝土面层的高度。因此,如何确定混凝土浇 筑是否达到设计标高、清楚固定标高处是何种物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 是在超深的桩孔内的水下进行取样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水下取样器,解决了常用取样器在水下 混合物构成复杂、比重变化时不能准确取样的问题。同时又不失方便、快捷等特性。
一种液压控制水下取样器,包括液压管1、螺纹套筒2、控制阀门3、承压板4、 液压室5、空心锥形锤6、实心锤吊杆7、实心锥形锤8和拉环9;空心锥型锤6与 实心锥型锤8通过实心锤吊杆7连接;空心锥型锤6上部通过螺纹套筒2与液压管1 连接固定;拉环9在实心锥形锤8的下部;承压板4和液压室5在空心锥形锤6的 内部。控制阀门3位于实心锥形锤8上部、螺纹套筒2的下部,为控制液压油进入 液压室5的开关。液压管1上标有刻度,以便确定取样器下降深度。
螺纹套筒2、控制阀门3、空心锥型锤6、实心锤吊杆7、实心锥型锤8和拉环9 材质为不锈钢。
液压管1材质为钢丝编织胶管,整体耐久性良好。
取样器外观为纺锤形,上下均为尖端,便于在充满钢筋笼、混凝土和泥浆的环 境复杂的桩基孔道内上下通行,而不易被卡住;空心锥型锤6与实心锥型锤8之间 的咬合为空心锥型锤6上凹、实心锥型锤8上凸,便于石子等杂物卡在咬合处时顺 利滑落。
空心锥型锤6在上部,实心锥型锤8在下部,二者通过实心锤吊杆7连接,并 形成一个空腔。通过调节液压值,向下移动实心锤吊杆7,从而使空心锥型锤6与实 心锥型锤8分离,混合物流入空腔内,取样完成后继续调节液压值,向上移动实心 锤吊杆7,使空心锥型锤6与实心锥型锤8闭合,提出取样器,分析空腔内的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通过调节液压值,上下移动实心 锤吊杆,从而使空心锥型锤与实心锥型锤分离、闭合,操作简单、灵活,数据准确, 大大降低了水下复杂环境的取样难度。且取样器外观为纺锤形,上下均为尖端,便 于在充满钢筋笼、混凝土和泥浆的环境复杂的桩基孔道内上下通行,而不易被卡住; 空心锥型锤与实心锥型锤之间的咬合采用空心锥型锤上凹、实心锥型锤上凸的方式, 便于石子等杂物卡在咬合处时顺利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取样器组合状态的正视图。其中,液压管1,螺纹套筒2,控制阀门3, 承压板4,液压室5,空心锥形锤6,实心锤吊杆7,实心锥形锤8,拉环9。
图2为取样器在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固定标高处取样操作的示意图。其 中,液压管1,螺纹套筒2,控制阀门3,承压板4,液压室5,空心锥形锤6,实心 锤吊杆7,实心锥形锤8,拉环9、泥浆层10,混凝土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压控制水下取样器,包括液压管1、螺纹套筒2、控制阀门3、承压板4、 液压室5、空心锥形锤6、实心锤吊杆7、实心锥形锤8和拉环9;空心锥型锤6与 实心锥型锤8通过实心锤吊杆7连接;空心锥型锤6上部通过螺纹套筒2与液压管1 连接固定;拉环9在实心锥形锤8的下部;承压板4和液压室5在空心锥形锤6的 内部。控制阀门3位于实心锥形锤8上部、螺纹套筒2的下部,为控制液压油进入 液压室5的开关。液压管1上标有刻度,以便确定取样器下降深度。
螺纹套筒2、控制阀门3、空心锥型锤6、实心锤吊杆7、实心锥型锤8和拉环9 材质为不锈钢。
液压管1材质为钢丝编织胶管,整体耐久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7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用便携式铁锹
- 下一篇:一种防砂、注汽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