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酸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6945.9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聂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7/07 | 分类号: | C01B7/07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李子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酸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钛冶炼项目中,镁电解产生的电解氯气需要进入氯压机系统经过加压、干燥、酸分离等过程才能输送至氯化工序回用。该系统的主要设备氯压机所用的工作介质为92-98%的浓硫酸,当其工作介质浓硫酸的浓度小于92%时,为避免影响氯压机转子故障率,一般作为废酸排放至废酸槽储存待集中处理。
氯压机室使用的浓硫酸为外厂槽车送来的浓度约为98%左右的浓硫酸,经泵打入到氯压机室新酸槽储存待用。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以下原因:①本身系统内设备、管道较脏,导致运行后系统内的杂质大部分进入工作介质浓硫酸中;②化工厂槽车送来的新酸中杂质含量较多;③袋式过滤器出口氯气中带有的部分未去除的升华物进入氯压机室工作介质浓硫酸中,使得短时间内使用中的浓硫酸固体杂质会越积越多,颜色呈黑色,不能继续使用,因此只能作为废酸进入废酸槽进行中和处理。这样势必会造成大量废硫酸产生、浓硫酸使用时限也会相应缩短,同时加大了废酸处理量,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环境保护压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废酸回收处理装置,本装置能够解决目前废酸处理存在的问题,降低废酸排放量、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环保压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废酸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酸槽和新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酸槽和新酸槽相对设置,在所述废酸槽与新酸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溢流口,在所述新酸槽与废酸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位置低于溢流口,所述进液口与溢流口均与硫酸输送管道连接。
根据上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以及进液口与硫酸输送管道均通过法兰连接,在法兰两侧均设有密封垫片。
根据上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硫酸输送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
根据上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与废酸槽顶部距离为1.2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废酸回收处理装置,本装置对现有的废酸槽和新酸槽结构加以改进,使氯压机室系统内硫酸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废酸排放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废酸处理量,减轻环境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废酸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废酸槽1和新酸槽2,在废酸槽与新酸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溢流口3,优选废酸槽的溢流口与废酸槽顶部距离为1.2米,在新酸槽与废酸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进液口4,新酸槽的进液口位置低于废酸槽的溢流口,新酸槽的进液口与废酸槽的溢流口均通过法兰5、5’与硫酸输送管道6连接,在两个法兰两侧均设有密封垫片用于密封,硫酸输送管道材质为20#碳钢,在硫酸输送管道上设有通过法兰安装的控制阀门7,在用于安装控制阀门的法兰两侧均设有密封垫,控制阀门用于控制硫酸通断,控制阀门的材质为铸钢内衬PFA,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通过将现有废酸槽侧面设置一个溢流口和管道利用重力沉降除杂处理后,上清液溢流至新酸槽供氯压机使用,这样可以使氯压机室系统内硫酸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废酸排放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废酸处理量,减轻环境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6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