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二维动力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5496.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晓钢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4 陕西省西安市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二维 动力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停车、仓储、导轨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停车领域,自然停车场平均一辆车泊位要占据约35~45平方米的面积,而一个泊 位实际面积只有13平方米左右,大量的面积都被车场通道占据,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可以 改善这一问题,理论上在同样面积不增加高度的情况下可增加1倍以上的停车数量,有效地 节约土地资源、建筑成本。
现有一种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专利号ZL2015201710101、2015101297753,这种停 车动力平台能够解决载车板二维移动的问题,其动力是由3组传送装置提供,3组传送装置 呈“工”布局。这种停车动力平台在实际实验、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传送带在使用一段时 间拉后都会被不同程度的拉长,从而引起传送装松弛、打滑,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定位 难度,使设备稳定性变差;在实际使用中对“工”形横向俩传送装置的同步率要求很高,一旦 出现横向俩传送装置不同步现象载车托盘就会跑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要达到较高的同 步率就要用步进电机及其它监控系统,这就会增加动力成本、系统稳定性风险;另外在同步 性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这种动力平台载车托盘出现偏出现象也比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二维动力平 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载物托盘不易偏出,设备运行精 度更高,不会出现打滑等现象,对动力的要求更低,降低了造价,采用更简单的T、L、十字布 局,这样在解决原技术同步性的要求高问题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造价,使设备稳定性得以提 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二维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台轨道A,平台轨道A内分别设置旋转螺杆B和旋转螺杆C,旋转螺杆B与旋转螺杆C垂 直,载物托盘D在平台轨道A上,载物托盘D下部有拨齿E,载物托盘D下部的拨齿E插入旋转螺 杆B和旋转螺杆C的螺旋槽内,载物托盘D下部安装四组承载滚动部件F,承载滚动部件F在 平台轨道A内移动,旋转螺杆连接动力设备。
所述动力平台是这样运行的:当要实现载物托盘D纵向移动时,旋转螺杆C不运动, 旋转螺杆B旋转,从而推动插入旋转螺杆B旋转螺内的拨齿E,拨齿E带动载物托盘D纵向移 动,在纵移的过程中载物托盘D下部的承载滚动部件F在平台轨道A内移动,受到平台轨道A 的约束,载物托盘D不能发生跑偏,当纵移到轨道十字交叉点时,部分拨齿E滑入旋转螺杆C 的旋转螺纹内,因为旋转螺杆C不运动,载物托盘D不能发生跑偏;当要实现载物托盘D横向 移动时,旋转螺杆B不运动,旋转螺杆C旋转,从而推动插入旋转螺杆C旋转螺内的拨齿E,拨 齿E带动载物托盘D横向移动,在横移的过程中载物托盘D下部的承载滚动部件F在平台轨道 A内移动,受到平台轨道A的约束,载物托盘D不能发生跑偏,当横移到轨道十字交叉点时,部 分拨齿E滑入旋转螺杆B的旋转螺纹内,因为旋转螺杆B不运动,载物托盘D不能发生跑偏。
载物托盘下部的拨齿E采用滚动部件,如滚轮、滚珠、滚针及其它功能类似结构,减 小拨齿E与旋转螺杆的摩擦。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承载滚动部件F在平台轨道A内移动,受到平台轨道A的约束, 承受载物托盘的压力,保证了载物托盘不会偏出轨道。
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若干旋转螺杆B和旋转螺杆C,旋转螺杆B和旋转螺杆C数量不 必一定相同,螺杆数量大于等于0,载物托盘D下部的拨齿E与所设置的旋转螺杆相对应,旋 转螺杆可采用多种布局,在动力输出要求低、载板传接距离宽度小的情况下使用“L”或“T” 型布局,在载板传接距离宽度大的情况下使用“十”字形布局,在动力输出要求高或其它特 殊情况下使用“回”或“工”字形布局,但这种布局成本较高,设备复杂控制难度高同步性要 求高,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其它布局。
将若干个所述二维动力平台紧密的、无接缝的铺满一个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停车 系统,该停车系统内每个载车托盘可以自由的在每个平台内移动,载车托盘数量少于平台 数量,这样就为载车板移动留出了周转空间。
因为载车托盘可以任意移动,停车系统四周的所有外边沿均可设置出入口,停车 时只要将车开上载车托盘就可以了,系统自动将车移入,取出时系统自动将车送出出口。
车辆无需进入停车区内部,而且也无专用移车设备,节约了大量通道面积,实现了 高密度停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晓钢,未经韩晓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5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横担及输电塔
- 下一篇:一种链条升降式立体车库提升系统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