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及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4795.8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0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华;马强;张云;张伟;马春阳;吕洪超;郭占军;郭勇;白冰;赵仁东;王天仁;毛锦生;张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周子轶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进口 减震器 气囊 拆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专用注汽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及柱塞泵进口减震器。
背景技术
柱塞泵是注汽锅炉的重要部件,它是给注汽锅炉供水的主要设备。由于柱塞泵的工作特性,要求柱塞泵进出口必须安装减震器,以减少柱塞泵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延长机泵及仪表的使用寿命。由于长期运行、供水温度、供水水质经常发生变化,气囊存在损坏、漏气等故障,需要对气囊进行拆卸检查和更换。由于没有专用的拆卸工具,通常只能使用撬棍在气囊顶部充气孔和排气丝堵之间对气囊进行拆卸和安装,这种操作方法极易造成气囊充气孔或排气丝堵损坏,使得气囊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及柱塞泵进口减震器,其能够在拆卸和安装气囊时避免气囊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间具有一凸起的充气嘴、多个位于充气嘴四周的排气丝堵,所述充气嘴和所述排气丝堵之间存在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排气丝堵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拆装装置包括:能卡入所述凹槽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嵌入所述间隙内的限位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的用于给操作人员握持的握持部。
优选地,所述本体呈圆环状。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至少为一个,所述本体具有一轴线,所述限位部绕所述本体的轴线呈圆环分布。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侧壁的外缘。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本体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握持部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本体与所述握持部通过螺纹相连接。
优选地,相邻所述限位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一种柱塞泵进口减震器,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的本体部分可以卡入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端盖上充气嘴与固定凹槽之间的环形空隙中,本体上设置的限位部嵌入相邻所述固定凹槽之间的空隙,进而使得本体与所述端盖相卡合,操作人员通过本体上相连接的握持部进行施力,使得该拆装装置能够带动端盖发生转动,最终实现单个操作人员即能对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进行拆卸和安装,不会损坏气囊端盖上的充气嘴和排气丝堵。与此同时,该拆装装置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拆装效率,进而节约了对注汽锅炉维护的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端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柱塞泵进口减震器气囊的拆装装置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端盖;11、充气嘴;12、排气丝堵;13、间隙;14、凹槽;2、本体;21、贯穿孔;3、限位部;4、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