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查车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4790.5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7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季越聪;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 地址: | 3003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查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查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交警在路上检查汽车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司机不 配合(如一些嫌犯、吸毒人员等),甚至在交警检查的过程中,突然启 动汽车逃跑,给交警及他人带来危险,或者是由于语言或听力等原因, 以至于交警不能和司机方便的交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查车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查车辅助装置,包括一柔性板,所述柔性板具有可与车辆前挡风玻 璃外表面贴合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安装有控制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相 连接的可输出显示供车内人员观看的文字信息的柔性显示屏、用于向车内发 出照明光线的光源、用于输出语音的喇叭、用于摄录执法过程的摄像头,以 及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柔性显示屏、光源、喇叭、拍摄头提供工作电压的 电源装置:所述柔性板的两个相对侧端面上设有吸附可铁基材料的第一吸附 装置、第二吸附装置。
所述贴合面上设有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及电源装置相连接, 用于接收无线指令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贴合面的相对面上设有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所述电源装置通过充电 电路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源装置充电。
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外围设有闪烁灯,与所述控制模块及电源装置相 连接。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为电磁铁。
所述柔性板的一侧端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 通断电的控制按钮。
所述柔性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
所述柔性板为矩形板或圆形板。
所述柔性板为不透明板。
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嵌入式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放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第 二吸附装置与车顶以及引擎盖相吸附,从而将柔性板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 并通过柔性显示屏向车内人员如驾驶员输出相关执法信息,通过喇叭向车内 人员喊话,通过摄像头摄录执法过程,由于柔性板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挡 住了驾驶人员的前方视线,防止驾驶人逃跑,为交警执法提供了便利,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查车辅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查车辅助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查车辅助装置吸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 的示意图;
图中:1-柔性板,2-柔性显示屏,3-第一吸附装置,4-第二吸附装置, 5-光源,6-喇叭,7-无线接收模块,8-控制模块,9-电源装置,10-把手, 11-控制按钮,12-摄像头,13-薄膜太阳能电池,14-闪烁灯,15-前挡风玻 璃下边缘的车身,16-车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3所示,一种查车辅助装置,包括一柔性板1,所述柔性板具 有可与车辆前挡风玻璃外表面贴合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嵌入式安装有控 制模块8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的可输出显示供车内人员观看的文字信息 的柔性显示屏2、用于向车内发出照明光线的光源5、用于输出语音的喇叭6、 用于摄录执法过程的摄像头12,以及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柔性显示屏、光 源、喇叭、拍摄头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装置9:所述柔性板的两个相对侧端 面上设有吸附可铁基材料的第一吸附装置3、第二吸附装置4。
优选的,所述光源5为两个,分别设在所述摄像头12的两侧,所述摄 像头12设在近所述第一吸附装置3的一侧,所述喇叭6、所述控制模块8、 电源装置9位于近所述第二吸附装置4的一侧,且所述喇叭6位于近所述第 二吸附装置4的一侧的一角位置处,所述柔性显示屏2设置于所述柔性板1 的贴合面的中部。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贴合面上近所述第二吸附装置4一侧位置处设有 无线接收模块7,与所述控制模块及电源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无线指令信 号给所述控制模块,由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指令信号给装置的其它单元模 块,以实现无线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