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抽吸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2844.4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4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刚;王海昌;郑强荪;腾继伟;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25/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栓 抽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栓抽吸管。
背景技术
血栓抽吸导管是在冠状动脉治疗过程中,直接将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成份抽出体外的装置。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临床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AMI的再灌注治疗,直接抽吸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栓,开通血管效果直观明确,操作简便实用。现有的血栓抽吸管在导管远端开设有多个抽吸孔,导致在抽吸的过程中漏气,压力不稳定,且不利于大块凝胶状血栓和附壁血栓的抽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吸过程中压力稳定、保证凝胶状血栓和附壁血栓抽吸的血栓抽吸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栓抽吸管,包括中轴线呈同一条直线且依次连接的导管体、连接管和抽吸装置,导管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直管段和锥形管段,锥形管段的端部封闭,直管段的端部开通且与连接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抽吸装置可拆卸连接;
该导管体内沿其长度走向并列设置为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抽吸血栓,第一腔体与连接管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一腔体的侧壁上靠近锥形管段的部位开有抽吸孔;第二腔体用于穿入支撑导丝;该第二腔体与连接管相连接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导丝穿入的开口。
进一步地,该抽吸管的开口端与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抽吸装置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二连接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腔体的压力大小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抽吸管具有如下优点:导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抽吸孔,保证了在工作过程中的压力,能将直径较大的凝胶状血栓和附壁血栓抽吸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抽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抽吸管,包括中轴线呈同一条直线且依次连接的导管体1、连接管2和抽吸装置3,所述导管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直管段1-1和锥形管段1-2,所述锥形管段1-2的端部封闭,所述直管段1-1的端部开通且与连接管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抽吸装置3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管体1内沿其长度走向并列设置为独立的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4用于抽吸血栓,所述第一腔体4与连接管2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一腔体4的侧壁上靠近锥形管段1-2的部位开有抽吸孔6;所述第二腔体5用于穿入支撑导丝;所述第二腔体5与连接管2相连接端开设有用于支撑导丝穿入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抽吸管,该导管体1的开口端与连接管2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抽吸装置3通过第二连接装置9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腔体4的压力大小的控制阀8。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抽吸管,使用时,连接好导管体1、连接管2和抽吸装置3,将支撑导丝插入第二腔体5,在支撑导丝的作用下,将导管体1放入患者的血管内,然后开启抽吸装置3,在抽吸装置3的作用下进行抽吸,抽吸过程中可以在导丝的作用下,使导管体1在血管内旋转,以将大块的凝胶状血栓和附壁血栓抽吸出,并进入与抽吸装置3相连接的废液袋中。在抽吸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阀8,实时调整第一腔体4内的压力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