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鼓式子午线工程轮胎一次法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2613.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芝泉;张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新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子 工程 轮胎 一次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尤其是一种四鼓式子午线工程轮胎一次 法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制造设备主要有两次法和一次法。两次法相对于一次法需对部 件进行两次定位,存在制造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随着成型工艺的革新,一 次法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一次法中有两鼓,三鼓,四鼓成型机。两鼓成型机 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四鼓结构复杂且维护困难,占地面面积大。
关于轮胎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与贴合技术问题:在工程轮胎设备制造过程 中,物料更换是一件相当繁琐、复杂的工作。因为针对中型或大型工程轮胎, 其生产特点为“多品种、小批量”,所以日常轮胎规格更换较频繁。这就要求在 更换过程中尽量做到自动化、智能参数化:所谓自动化即节省人力成本,降低 人体劳动强度;而智能参数化则强调规格更换的“一键式”启动,即通过程序 控制自动的将一些工装及零件的角度、直径及距离调整到需要的数值,避免因 人工调整频繁,造成错误和遗漏。
关于带束层供料、导开装置技术问题:降低设备成本和占地空间优化是目 前工程轮胎生产设备设计趋势,将常规的多工位(因工程轮胎带束层层数较多, 普遍采用3工位,甚至4工位)占用了较大的场地空间、提高了成本并同时降 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鼓式子午线工程轮胎一次法成 型机,该成型机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人体劳动强度、节省了场地空间、节 省了成本并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四鼓式子午线工程轮胎一次法成型 机,包括胎体单元、带束单元、成型单元、用于胎体单元和成型单元之间进行 物料转运及衔接的胎体帘布复合件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带束单元和成型单元之间 进行物料转运及衔接的带束层复合件传递装置,所述带束单元包括带束层供料 及导开装置,该带束层供料及导开装置包括地基基础、供料小车、用于使物料 与垫布分离的导开机构和固接在导开机构一侧的连接板;
所述供料小车上下分别通过一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有垫布工字轮和料卷工 字轮,该供料小车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地基基础上安装的带滚轮槽底板 配合使用以实现供料小车能够相对地基基础横向移动;
所述连接板邻近供料小车的一侧设有两个能够转动的结合子,其中一个结 合子与垫布工字轮的转轴匹配连接,另一个结合子与料卷工字轮的转轴匹配连 接,两个所述结合子一端穿过连接板分别与一链轮连接,其中两个结合子和对 应的链轮之间还分别设有一离合器,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电机输出端传动 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铰接有一用于锁紧供料小车底部的挂钩,所述挂钩由一 气缸驱动以实现供料小车与导开机构锁紧和脱离;
所述导开机构安装在带滚轮槽底板上,该导开机构底部还通过由电机驱动 的链轮齿条传动机构与带滚轮槽底板连接以实现导开机构能够相对带滚轮槽底 板横向移动。
所述胎体单元包括钢丝圈自动传递及放置装置和钢丝子口包布自动化输送 装置;
所述钢丝圈自动传递及放置装置包括水平梁、滑动安装在水平梁上的连接 座、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在连接座底部的吊架以及对称设置在吊架底部两侧的两 个胎圈放置装置,所述连接座还通过由电机驱动的链轮齿条传动机构与水平梁 连接以实现连接座沿着水平梁左右移动,所述吊架由一无杆气缸驱动以实现吊 架相对连接座前后移动,每个所述胎圈放置装置分别包括能够转动的斜槽盘、 固定盘和周向分布在固定盘上并与固定盘径向滑动连接且用于撑起钢丝圈的多 个撑起辊,每个所述撑起辊上分别固接有一滑块,每个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斜 槽盘上对应设置的斜槽内,所述斜槽盘的往复转动能够带动多个撑起辊相对固 定盘的径向伸缩,在固定盘和任意一个撑起辊之间设有一气缸以实现该撑起辊 与固定盘的径向移动并同时带动斜槽盘转动,进而同时带动其他撑起辊沿着固 定盘径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合于设计机构的商用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