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导盲棍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2524.9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豪;朱曦;张一;张卫伟;夏寸草;陈月笛;诸慧琳;曾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导盲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盲棍,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的智能导盲棍。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八百万的盲人,是世界盲人占有率第一大国,而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外界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这致使盲人的生活存在诸多困扰。因此有 必要开发一款全新的助盲产品,有效保护盲人生命健康,远离交通的危险。
而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导盲棍,并不能满足所有年龄段人群的需求,使导盲棍有 很大的局限性,且不容易携带,给盲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适应所有年龄段人群所使用的智能导盲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适应所有年龄段人群所使用的智能导盲棍的技 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导盲棍,包括把手1、伸缩杆2以及滚轮3,所述伸 缩杆2连接所述把手1以及所述滚轮3,其中,所述把手1包括把手上壳11以及把 手下壳12,所述把手上壳11以及所述把手下壳12形成第一内腔13,所述第一内 腔13内设置有电池14、警报装置15、中央处理单元16以及传感器17,所述中央 处理单元16分别与所述警报装置15、电池14、传感器17相连接,所述电池14分 别与所述警报装置15、中央处理单元16以及传感器17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2包括伸缩杆上壳21以及伸缩杆下壳22,所述伸缩杆上 壳21以及所述伸缩杆下壳22形成第二内腔23,所述第二内腔23内设置有第一伸 缩部24,所述第一伸缩部24在所述第二内腔23内沿远离所述把手1的方向伸出。
作为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伸缩部24尾部连接所述滚轮3。
作为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一伸缩部24的内腔设置有第二伸缩部25, 所述第二伸缩部25在所述第一伸缩部24的内腔内沿远离所述把手1的方向伸出, 所述第二伸缩部25尾部连接所述滚轮3。
优选地,还包括一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设置在所述把手1的外表面,所述 控制器4至少包括雷达开关,电池开关以及伸缩控制按钮。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警报装置15为蜂鸣器、振动器或者智能语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导盲棍,通过把手、伸缩杆以及滚轮之间的连接, 构成了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导盲棍,并通过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单元之间信息的交 互,提供了一种智能的导盲棍,这样的导盲棍可以适应各种年龄、各种身高的的人 群,提供了其通用性。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适用性强,生产工艺简单,可批量生 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导盲棍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以及
图2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导盲棍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导盲棍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包括把手1、伸缩杆2以及滚轮3,所述把手1用于给使 用者提供手扶以及操控的作用,所述伸缩杆2位于所述把手下方,所述伸缩杆2可 伸缩,用于提供使用者最为舒适的使用状态,所述滚轮位于伸缩杆下方,用于支撑 地面并移动,优选地,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2连接所述把手1以及所述滚轮3,所述伸缩杆2通过 焊接、螺纹连接、铆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所述把手1,所述伸缩杆2下端与滚轮3 之间的连接将在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详细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1包括把手上壳11以及把手下壳12,所述把手上壳11 以及所述把手下壳12形成第一内腔13,所述把手上壳11以及所述把手下壳12可 以使用塑料或者树脂制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上壳11以及所述把手下 壳12还可以使用金属材质,优选地在所述把手上端与使用者相接触的部位套上皮 质或者橡胶等材料,所述把手上壳11的内表面以及所述把手下壳12的内表面均呈 凹陷状,两者相拼接构成形成第一内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未经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震动减肥仪
- 下一篇:一种骨科用辅助诊断拐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