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吹填工程的自升式模块化拦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2246.7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强;闫澍旺;洪兆徽;纪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E02B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程 模块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拦截泥沙的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吹填工程中拦截细粒土的用于 吹填工程的自升式模块化拦污系统。
背景技术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减少, 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沿海城市,土地资源更显得尤为珍贵。围海造陆是 沿海地区拓展土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方式,它给土地紧缺的沿海地区带来良好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造陆,首先需要利用挖泥船挖泥,并将泥水混合物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吹填的区 域,让泥水混合物在吹填场地内缓慢流动,使得泥沙在场地内沉积而形成陆域,剩下的海水 和部分未能沉积的泥沙则从吹填场地的排水口排出。由于吹填所用的泥水混合物中往往含有 大量的细粒土,通过泥沙颗粒的自然沉积通常会引起大量土体颗粒尚未沉积于场地内就被排 出,造成工程吹填量的大幅度增加,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同时排出的水体中所含泥沙量较 高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吹填区域内设计一种拦污、促淤的系统有着很 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拦截一定粒径大小的泥沙,且能够同 时适用于不同吹填高度和不同吹填土颗粒大小的,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的用于吹填工程的 自升式模块化拦污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吹填工程的自升式模块化拦污系统,包括有 若干个能够上浮和下潜的用于承受和传递整个拦污系统所受荷载的主桁架机构、用于固定所 述主桁架机构的锚固装置和连接在相邻两个主桁架机构之间用于实现针对不同深度水流的分 层进行调整过滤网孔大小的滤网结构。
所述的主桁架机构包括有通过锚固装置进行定位的主桁架和连接在所述主桁架上的用于 产生浮力的浮力装置。
所述的主桁架包括有:矩形柱结构的桁架和设置在桁架两侧用于连接滤网结构的滤网连 接结构。
所述的滤网连接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桁架上且位于滤网结构进水侧的固定连接 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连接件的位于滤网结构出水一侧上用于与固定连接件 共同形成能够嵌入滤网结构的连接部位的凹槽的独立连接件,以及位于所述固定连接件底端 用于托住滤网结构的连接部位的底托。
所述的浮力装置包括有:连接在所述主桁架迎水一侧的用于产生浮力的前腔体和连接在 所述主桁架背水一侧的用于产生浮力的后腔体,在所述前腔体的上部形成有前进水口,下部 形成有前出水口,在所述后腔体的上部形成有后进水口,下部形成有后出水口。
所述的锚固装置包括有位于中部用于设置在主桁架机构顶端的系锚、分别一体连接在所 述系锚的两端且位于所述主桁架机构的两侧用于拉住主桁架机构的锚索,连接在所述锚索的 端部用于固定主桁架机构工作位置的船锚。
所述的滤网结构包括有滤网和一体形成在所述滤网两侧的用于嵌入设置在主桁架两侧的 凹槽内的连接柱,所述的滤网有网面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向外凸出的一侧位于进水侧, 向内凹进的一侧位于出水侧。
所述的滤网包括有矩形网格框架,由下至上由嵌入在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内的不透水 板组成的不透水板结构,由嵌入在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内的第一复合滤网组成的第一复合 滤网结构,以及由嵌入在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内的第二复合滤网组成的第二复合滤网结构, 其中,所述的第一复合滤网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复合滤网的过滤孔径。
所述的滤网包括有矩形网格框架,由下至上由嵌入在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内的不透水 板组成的不透水板结构,由嵌入在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内的第二复合滤网组成的第二复合 滤网结构,以及由嵌入在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内的第一复合滤网组成的第一复合滤网结构, 其中,所述的第一复合滤网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复合滤网的过滤孔径。
所述的第一复合滤网和第二复合滤网均是由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网格框架的各方框 内的金属边框和分别嵌入在所述金属边框内的复合拦污网构成,所述的复合拦污网是由位于 进水侧的机织土工布和位于出水侧的无纺土工布两层材料构成的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吸油拖栏
- 下一篇: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