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2177.X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葛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箱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箱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密封结构多为在电池箱的箱体和箱盖之间加装密 封条,但是现有的密封条结构一般都是在箱体和箱盖的安装法兰之间。随着 技术的进步,对电池箱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现有的结构很有可能会使 得液体在进入到安装法兰之后,存留在安装法兰之间甚至进入到电池箱内, 这对电池箱本身及其内部器件都会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箱密封结构,以解决外界液体 有可能进入到电池箱的箱体和箱盖的安装法兰之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箱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条和密封箱,密封箱包括箱体和箱盖, 箱体外侧壁的上端和箱盖的外侧壁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箱体法兰 和箱盖法兰,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通过紧固件连接,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段安 装在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的之间,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的外侧边分别连接有 垂直于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的密封板;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段的左端部设有第 一密封段,第一密封段紧贴密封板的外侧面。
进一步,所述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上分别设有箱体固定孔和箱盖固定孔, 箱体固定孔和箱盖固定孔都为通孔,且两者同心。
进一步,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与之相匹配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箱体侧壁的上端周圈连接有箱口,箱口的纵截面为反“L” 形。
进一步,所述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段的右端连接有第三密封段,第三密封 段包覆箱口的外侧面及顶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箱密封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箱密封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能够有效的将液体拦截在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之外,对电池箱内部的电器元 件及电池起到防潮、防湿、防水的保护作用。避免了由于密封不严等问题使 液体存留在箱体法兰和箱盖法兰之间,腐蚀电池箱本身甚至损坏电池箱内部 的电器元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箱密封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箱密封结构的密封条。
附图标记说明:
1-箱盖,11-箱盖法兰,12-箱盖固定孔,2-密封条,21-第一密封段, 22-第二密封段,23-第三密封段,3-箱体法兰,31-箱体固定孔,4-箱体, 41-箱口,5-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箱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条2和密封 箱,密封箱包括箱体4和箱盖1,箱体4外侧壁的上端和箱盖1的外侧壁的 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箱体法兰3和箱盖法兰11,箱体法兰3和箱盖法 兰11通过紧固件连接,密封条2的第二密封段22安装在箱体法兰3和箱盖 法兰11的之间,箱体法兰3和箱盖法兰11的外侧边分别连接有垂直于箱体 法兰3和箱盖法兰11的密封板5;密封条2的第二密封段22的左端部设有 第一密封段21,第一密封段21紧贴密封板5的外侧面。
上述箱体法兰3和箱盖法兰11上分别设有箱体固定孔31和箱盖固定孔 12,箱体固定孔31和箱盖固定孔12都为通孔,且两者同心。
上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与之相匹配的螺母。
上述箱体4侧壁的上端周圈连接有箱口41,箱口41的纵截面为反“L” 形。
上述密封条2的第二密封段22的右端连接有第三密封段23,第三密封 段23包覆箱口41的外侧面及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方法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