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滑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2052.7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军;聂宜云;倪濛;王宏远;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0/11 | 分类号: | H04B10/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光电 滑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激光通信技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滑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滑动环依靠电刷与环壁接触,从转动的金属环向静止环传输电力电流和数据信号,电滑动环的技术出现的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应用广泛,然而随着对信号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如视频信号、多媒体信号等,电滑动环明显表现出潜在的局限性,带宽低是电滑动环一个较大的弱点,此外电互连本身存在的时钟扭歪、能耗大和抗干扰性差等缺点使得电滑动环只适合一些速率较低的信号传输,对于一些高频和高速信号,信号的误码率会显著增加。由于电滑动环是依靠电刷传输信号,电刷的质量将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电刷与环壁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这也限制了其在高速离心旋转设备中的应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研究一般只在低转速下,采用电刷式集流器等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参数的模拟信号传输,测试结果误差较大,并且只具有较少的测量通道,不能满足较多点参数的并行采集,导致实验数据不充分,从而使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
目前,在国已有采用激光光源进行旋转非接触数据传输的应用,将数据采集模块与传输模块嵌入于高速旋转部件中,系统将多个数据采集模块与单个光传输模块采用多个高密连接器而成,但这种拼接式多层结构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系统安装调试的难度,且由于离心原因造成对高密插座的质量要求会很高,同时信号经过高密插座传输,会给设备中高速旋转过程中的信号可靠性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滑环装置。
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滑环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电主轴,电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数据采集电路板,数据采集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路板卡槽座,电路板卡槽座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端电路板,激光发射端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光轴连接有激光接收端电路板,接收端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收端固定板,接收端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收端移动平台,接收端移动平台的下部连接有接收端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连接部插入电主轴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结构一体化,方便安装和调试,可靠性高;
2,可调整激光器在圆心的位置;
3,方便调整激光发送器与接收器的光轴的同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滑环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电主轴1,电主轴1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数据采集电路板3,数据采集电路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路板卡槽座4,电路板卡槽座4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端电路板5,激光发射端电路板5的另一端通过光轴连接有激光接收端电路板6,接收端电路板6的另一端连接有接收端固定板7,接收端固定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收端移动平台8,接收端移动平台8的下部连接有接收端底座9。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滑环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电主轴1,电主轴1的一端连接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连接部10,该旋转轴连接部10插入电主轴1的内部,旋转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数据采集电路板3,数据采集电路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路板卡槽座4,电路板卡槽座4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发射端电路板5,激光发射端电路板5的另一端通过光轴连接有激光接收端电路板6,接收端电路板6的另一端连接有接收端固定板7,接收端固定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收端移动平台8,接收端移动平台8的下部连接有接收端底座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寿命长、适应转速范围宽、体积小、质量轻、速率快、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合应用于高速离心旋转的机械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2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电台毁钥器
- 下一篇:基于北斗通讯的空投式应急通讯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