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异黄酮生产线的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0272.6 | 申请日: | 2016-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平;李香萍;杨建芳;杨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德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 地址: | 44812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异黄酮 生产线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黄酮生产线上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异黄酮生产线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1、异黄酮生产线上需要对浓缩罐进行降温,降温后才能打入反应釜进行反应,而现有的降温装置只有浓缩罐内自带的降温装置,在南方温度较高时,只有通过冷凝塔打入浓缩罐内的循环水,降温效果不够理想;2、在异黄酮生产线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冷凝塔对工作中的设备或物料进行降温,而现有的冷凝塔造价过高,而且运送和装配都较为复杂,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用于异黄酮生产线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浓缩罐本体和位于浓缩罐本体下方的蓄水沟槽,它包括二次冷却装置和水冷装置,二次冷却装置包括A半圆形管道、B半圆形管道和支撑架,A半圆形管道和B半圆形管道的下表面分别均匀分布有一组孔,且孔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呈夹角α,α是25-55°,A半圆形管道是一端密封的A半圆形管道,A半圆形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快装接头的第一接头,B半圆形管道一端为进水部,B半圆形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快装接头的第二接头,且快装接头的第一接头与快装接头的第二接头是相配的,支撑架为拼装式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有进水部避让孔,安装板的下表面环形阵列有一组卡钩,A半圆形管道和B半圆形管道分别卡在安装板的下表面的一组卡钩内,且B半圆形管道一端弯折状的进水部位于安装板上的进水部避让孔内,水冷装置包括水池、水泵、管道和冷凝箱体,冷凝箱体的底部为钢板,冷凝箱体的上部开有进水口,底部开有出水口,冷凝箱体通过支架安装在水池上方,管道上开有多组出水孔,管道通过支架安装在冷凝箱体与水池之间,且管道上多组出水孔的出水位置位于冷凝箱体的钢板下方,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位于浓缩罐本体下方的蓄水沟槽相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分别与管道的进水口和冷凝箱体上部的进水口相通,冷凝箱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池内相通,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B半圆形管道一端弯折状的进水部相通。
B半圆形管道一端为弯折状的进水部。
钢板上开有多组用于增大接触面积的凹槽。
所述凹槽是条形凹槽或锥形凹槽。
所述的冷凝箱体的顶部和四周分别覆盖有一层石棉、岩棉、气凝胶毡或真空板。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装置简单、实用,方便搬运,而且双降温在生产过程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二次冷却装置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孔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浓缩罐本体1,外冷却装置包括A半圆形管道2、B半圆形管道3和支撑架7,A半圆形管道2和B半圆形管道3的下表面分别均匀分布有一组孔43,且孔4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呈夹角α,α是25-55°,A半圆形管道2是一端密封的A半圆形管道2,A半圆形管道2的另一端设有快装接头的第一接头,B半圆形管道3一端为进水部5,B半圆形管道3的另一端设有快装接头的第二接头,且快装接头的第一接头与快装接头的第二接头是相配的,支撑架7为拼装式支撑架7,支撑架7顶部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开有进水部避让孔,安装板6的下表面环形阵列有一组卡钩,A半圆形管道2和B半圆形管道3分别卡在安装板6的下表面的一组卡钩内,且B半圆形管道3一端弯折状的进水部5位于安装板6上的进水部避让孔内。
B半圆形管道3一端为弯折状的进水部5。
安装方式:首先可拼装支撑架7拼装,并使浓缩罐1位于支撑架7内,再将安装板6安装在支撑架7顶部,再将A半圆形管道2和B半圆形管道3通过快换接头安装,安装完成后,卡在安装板6的下表面的一组卡钩内,并使B半圆形管道3一端弯折状的进水部5位于安装板6上的进水部避让孔内即安装完成。
工作方式:将水池11内的水打入进水部5内,使其进入A半圆形管道2和B半圆形管道3内,进入的水通过A半圆形管道2和B半圆形管道3上的孔直接喷淋在浓缩罐1的外表面,流进位于浓缩罐本体1下方的蓄水沟槽内,并通过水泵12将位于浓缩罐本体1下方的蓄水沟槽内的水通过管道分别打入管道13和冷凝箱体14内,进入冷凝箱体14的水直接从出水口流出,进入管道13内的水,通过多组出水孔喷射至冷凝箱体14底部的钢板16上进行冷却,再慢慢滴入至水池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德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德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0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