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取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9738.0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涛;蒋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式钣金 零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钣金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取模 组件。
背景技术
钣金零件在机械制造,特别是家用电器、汽车制造和航空制造领域应用的非常广 泛,在生产中常常存在一些包覆式钣金零件在成形后,出现零件和模体抱死,无法取出零 件,在制品只有破坏才能够使零件与模体分离,造成零件报废。现有技术中,对钣金成形包 边零件进行取模,其工装多采用抽芯模的结构形式,但抽芯模的结构形式缺点明显,主要表 现在:制作周期长,模具制造成本高;模具加工难度大;工人使用效率低。
公开号为CN203592131U,公开日为2014年05月1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翻转盖板侧面顶出抽芯模具,包括模座、抽芯模块、斜滑块和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 上端面中部布置有模具凹槽,所述的模座上端面两端对称安装有抽芯模块,所述的抽芯模 块的一端呈斜面,且与斜板相连,所述的斜板的另一端面与斜滑块紧密贴合,所述的抽芯模 块内部安装有顶出模块,所述的顶出模块一端穿过斜板与斜滑块相连。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翻转盖板侧面顶出抽芯模具,不仅整体结构复杂,而且抽芯模 块加工困难,使用时,工人操作难度大,取模效率低,导致零件加工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取模组 件,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简便,通过绞盘与钢绳的配合,极大的提高了取模 效率,进而提高了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取模组件,包括固定夹和拉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绞盘和 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缠绕在绞盘上,另一端上连接有挂钩,所述固定夹包括上夹板、连接 板和下夹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上夹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下夹板垂直连接,所述拉绳连接 在上夹板上。
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下夹板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杆贯穿下夹板,调节螺杆一端连接有内夹板,调节螺杆上套有弹簧,弹 簧位于内夹板与下夹板之间。
所述内夹板上连接有多根防滑凸条,多根防滑凸条交错布置。
所述绞盘由固定支架、盘体和连接在盘体上的力矩手柄构成,盘体转动连接在固 定支架上。
取模时,首先将钢绳上的挂钩挂在模体的孔内,将拉绳系在包覆式钣金零件上,并 将固定夹夹持在平台上,然后通过转动绞盘上的力矩手柄,就能够拉动钢绳,钢绳上的挂钩 就带动模体移动,从而使模体脱离包覆式钣金零件。操作简便易行,大大降低了人为误差, 不损伤包覆式钣金零件的表面,极大的提高了取模效率,进而提高了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加 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钢绳的一端缠绕在绞盘上,另一端上连接有挂钩,固定夹包括上 夹板、连接板和下夹板,连接板一端与上夹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下夹板垂直连接,拉绳连 接在上夹板上,使用时,将钢绳上的挂钩挂在模体的孔内,将拉绳系在包覆式钣金零件上, 并将固定夹夹持在平台上,通过转动绞盘,就能够拉动钢绳,钢绳上的挂钩就带动模体移 动,从而使模体脱离包覆式钣金零件。操作简便易行,大大降低了人为误差,不损伤包覆式 钣金零件的表面,极大的提高了取模效率,进而提高了包覆式钣金零件的加工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下夹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下夹板通过螺纹连接,通 过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就能够缩短上夹板与调节螺杆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固定夹的夹 持紧度,保障固定夹的固定牢靠度,利于拉绳稳定的拉住包覆式钣金零件,从而提高取模效 率。
三、本实用新型,调节螺杆贯穿下夹板,调节螺杆一端连接有内夹板,调节螺杆上 套有弹簧,弹簧位于内夹板与下夹板之间,旋转调节螺杆,弹簧产生的弹簧作用力作用在内 夹板上,内夹板与平台的接触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了固定夹的夹持紧度,进而提高了取模 效率。
四、本实用新型,内夹板上连接有多根防滑凸条,多根防滑凸条交错布置,通过设 置防滑凸条,增大了内夹板与平台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固定夹脱离平台,保障取模效 率,从而提高包覆式钣金零件加工效率。
五、本实用新型,绞盘由固定支架、盘体和连接在盘体上的力矩手柄构成,盘体转 动连接在固定支架上,通过搅动力矩手柄就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传递至钢绳,取模相当便 捷,进一步提高了取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9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