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764.1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石建森;李莉;李青;萧晋川;李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培养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料发酵时的控温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用发酵料栽培食用菌是目前食用菌栽培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栽培料发酵时,发酵料起堆后的第二、三天,培养料内部的温度会迅速上升至70-80℃,在这样的温度下,培养料内的厌氧细菌、真菌大量繁殖造成厌氧发酵,大量消耗培养料的营养成分,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培养料酸败、发臭、失去应用价值。所以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采取增氧措施遏制厌氧菌生长,促进好氧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于食用菌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增氧有很多做法:菇农会在发酵堆周围用木棍刺孔,这样空气会由刺孔进入发酵堆中心,这样做成本虽低,但不够科学合理,效果也欠佳。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会采用发酵隧道,发酵隧道能全方位调控氧气、二氧化碳、温度、水分等因素,这是目前最先进的设备,但是设备成本高,一般菇农承受不了。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在食用菌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增氧效果好、且投资少、简便易行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料发酵控温增氧装置。本实用新型将食用菌培养发酵料温度和增氧两大主要因素结合起来,一方面不影响培养料在较高温度下生成高温放线菌对培养料的分解,另一方面在料温达到70-75℃时向料堆内部送入新鲜空气,有效地遏制了厌氧发酵,促进好氧菌繁殖,以达成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的平衡,使发酵料的物理性状和生化性状都达到理想水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增氧装置,包括发酵池、送风管道、快接件、支撑架、传感器、鼓风机,所述的发酵池是用水泥砌成的池,发酵池中设有支撑架,发酵池的一边设有鼓风机,由支撑架活动固定着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经快接件与鼓风机活动连接,培养料放在发酵池中,所述的传感器插在培养料的中间部位,传感器通过电路控制着鼓风机的开关。所述的送风管道上分布着直径3-5㎜的风眼孔。
工作时,首先将发酵池内清理干净,把支撑架、送风管道固定好,用快接件将送风管道与鼓风机连接好;其次将准备好的培养料倒入发酵池,把传感器插入发酵池中间的培养料中,连接好传感器与鼓风机的开关电路,当传感温度达到70-75℃时,鼓风机电路接通,鼓风机开始工作;当传感温度低于70-75℃时鼓风机电路断开,鼓风停止工作,鼓风机完成由传感器控制开关自动化运行;最后用塑料布将培养料覆盖好即进入发酵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增氧装置通过在培养料内设置通风管道和传感器、发酵池外设置鼓风设备,将鼓风机电路的开关通过传感器控制,实现了培养料发酵温度的自动控制及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增氧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增氧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但控温、增氧效果好,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送风管道示意图。
图中:1、发酵池,2、培养料,3、送风管道,4、快接件,5、支撑架,6、传感器,7、鼓风机,8、风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料发酵控温增氧装置,包括发酵池1、送风管道3、快接件4、支撑架5、传感器6和鼓风机7,发酵池1是用水泥砌成的池,发酵池1中设有支撑架5,发酵池1的一边设有鼓风机7,由支撑架5活动固定着送风管道3,送风管道3经快接件4与鼓风机7活动连接。培养料2放在发酵池1中。传感器6插在培养料2的中间,传感器6通过电路控制着鼓风机7的开关。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管道3上分布着直径3-5㎜的风眼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