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290.0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英;张易;颜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陈亚秋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耐高温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舱,尤其是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最大的比例在我国的能源结构,煤炭占有率最大,达到70%。世界煤炭产量中虽然我国的煤炭产量只占1/3,但每年在我国发生的煤矿事故致死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矿难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而究其原因是煤矿井下严重缺乏必要的安全救生装备。救生舱便是在矿井内设立的矿用避难防护设施,当灾害发生无法撤出矿井时,井下人员可以进入救生舱以防止高温伤害、冒顶砸伤、及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躲进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救生舱内等待地面救援,提供一段时间的生命生存保障,对于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而现有的救生舱当矿难发生时,空气中可能会有大量粉尘和高温烟气。高温通过舱壁传递到舱体内,使舱内温度升高,由于救生舱为了防止有毒气体侵入,必须有很强的密封性,由于舱内是密闭的过高的温度无法散出,对舱内的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该救生舱可以将舱外的高温进行阻隔,阻止了热量向舱内传递。
本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外舱壳和舱面板,内舱壳设置在外舱壳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和外舱壳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在外舱壳内部设置有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包括铝箔层、聚氨酯发泡层、第一岩棉夹层、第二岩棉夹层、真空软管和珍珠岩层,铝箔层设置在外舱壳内表面,聚氨酯发泡层设置在铝箔层内表面,第一岩棉夹层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内表面,真空软管上下间隔设置在第一岩棉夹层和第二岩棉夹层之间。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两真空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膜。
进一步的,在真空软管内部设置有支撑骨架,珍珠岩层设置在第二岩棉夹层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轴,在主轴外表面沿主轴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条空心管,在空心管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支撑条。
本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的优点是,该救生舱可以将舱外的高温进行阻隔,阻止了热量向舱内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的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隔热型耐高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1、外舱壳2和舱面板,内舱壳1设置在外舱壳2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
在外舱壳2内部设置有隔热装置,通过设置隔热装置可以对来自舱外的高温气体阻隔在舱体外,提高了舱体的耐高温性能,所述隔热装置包括铝箔层4-1、聚氨酯发泡层4-2、第一岩棉夹层4-3、第二岩棉夹层4-4、真空软管4-5和珍珠岩层4-6,铝箔层4-1设置在外舱壳2内表面,聚氨酯发泡层4-2设置在铝箔层4-1内表面,第一岩棉夹层4-3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4-2内表面,真空软管4-5上下间隔设置在第一岩棉夹层4-3和第二岩棉夹层4-4之间。通过将隔热装置设置成包括铝箔层4-1、聚氨酯发泡层4-2、第一岩棉夹层4-3、第二岩棉夹层4-4、真空软管4-5和珍珠岩层4-6的结构形式,铝箔层4-1起到热反射作用,将大部分热量向外反射出去,聚氨酯发泡层4-2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导热系数底,热量不容易经聚氨酯发泡层4-2向内传递。第一岩棉夹层4-3和第二岩棉夹层4-4不仅具有耐高温性,另一方面可以对位于第一岩棉夹层4-3和第二岩棉夹层4-4之间的真空软管4-5进行保护,防止真空软管4-5受到挤压时漏气,真空软管4-5利用真空隔温的原理进行隔热,隔热效果明显。上下相邻两真空软管4-5之间设置有连接膜4-7。
在真空软管4-5内部设置有支撑骨架,珍珠岩层4-6设置在第二岩棉夹层4-4内表面。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轴4-8,在主轴4-8外表面沿主轴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条空心管4-9,在空心管4-9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支撑条4-10。通过在真空软管4-5内部设置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可以进一步提高真空软管的抗压性,防止真空软管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