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8270.3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左亮;潘小军;施红健;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驳岸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整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驳岸一般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为了增强河道防洪能力、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现有河道驳岸都只对对驳岸本体材料进行改进,没有对其结构上进行加固处理,大多干砌,基础浅,完全不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驳岸的安全性和稳固性,给人民的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解决了河道驳岸稳固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包括C15素砼垫层、双向钢筋网、基础层、驳岸本体、泄水管、C25细石砼、外凸自然面、花岗石、碎石反滤层和木桩,所述花岗石设置在驳岸的顶部,花岗石和驳岸本体之间通过C25细石砼相连,驳岸本体内设置有泄水管,碎石反滤层与泄水管相通,基础层位于驳岸本体底部,C15素砼垫层位于驳岸的底部,木桩的伸出端上覆盖有C15素砼垫层。
优选地,所述基础层内部设置有双向钢筋网。
优选地,所述花岗石外侧表面为外凸自然面,其他面采用哑光面,砌缝为4mm。
优选地,所述驳岸本体采用C25毛石砼。
优选地,所述基础层采用C25钢筋砼。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防止水土流失等优点,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性价比高、可操作性强,在基础层增加的双向钢筋网和底部的加固木桩可以极大地提升驳岸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整体受力体系清晰,避免了河道驳岸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C15素砼垫层1、双向钢筋网2、基础层3、驳岸本体4、泄水管5、C25细石砼6、外凸自然面7、花岗石8、碎石反滤层9、木桩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包括C15素砼垫层1、双向钢筋网2、基础层3、驳岸本体4、泄水管5、C25细石砼6、外凸自然面7、花岗石8、碎石反滤层9和木桩10。花岗石8设置在驳岸的顶部,花岗石8和驳岸本体4之间通过C25细石砼6相连,驳岸本体4内设置有泄水管5,碎石反滤层9与泄水管5相通;基础层3位于驳岸本体4底部,基础层3内部设置有双向钢筋网2,增加了驳岸的稳固性,C15素砼垫层1位于驳岸的底部,木桩10的伸出端上覆盖有C15素砼垫层1,可以是驳岸本体4得到进一步加固。其中,驳岸本体4采用C25毛石砼,基础层3采用C25钢筋砼,花岗石8外侧表面为外凸自然面7,其他面采用哑光面,砌缝为4mm。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透水汀坝
- 下一篇:一套新构造型式的水利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