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基砂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7613.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0 | 分类号: | B24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基砂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软体砂带。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产品的表面进行除锈、打磨、抛光等处理,在工业连续自动化处理过程中,也即需要使用到砂带进行表面处理;而现有砂带的砂面平整,磨料之间的空隙小,整个砂面的稀疏和高度均等,因此容易造成磨屑塞堵砂带的情况,从而影响了砂带的磨削能力而报废,影响其正常使用,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目前常规使用的砂带由于其基层均为硬质材质,容易老化而损坏,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软基砂带,主要解决磨屑易堵塞不易排除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构成网状的排屑槽,从而便于将磨屑排出;由于排屑槽从砂带的中间向两边组件增大,使排屑效果更佳;同时软基层采用纤维橡胶材料制成,大大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包括制成环形带状的砂带,所述砂带由软基层、粘接层和砂粒层组成;其中所述粘接层铺设于软基层的表面,所述粘接层的表面上布置若干砂粒形成砂粒层。
由于上述结构,其中软基层采用纤维橡胶等软质材料,可使其抗拉性较优,更佳柔软寿命更长;粘接层可将砂粒牢牢地粘接于软基层上,可确保其使用寿命;而砂粒层由砂粒布置于粘接层的表面而成,便于进行磨削等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所述砂粒层上布设有若干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倾斜并交错布置于砂粒层表面,使砂粒层表面被分隔为若干均等的砂磨区。
由于上述结构,可使得砂带在使用过程中,磨屑从排屑槽中排出,而砂磨区则可进行有效的磨削,避免堵塞等现象,确保其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所述排屑槽从砂带的一边贯穿至另一边,其中排屑槽相对于砂带的中心线倾斜30-45°布置;所述排屑槽的宽度从砂带的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
由于上述结构,倾斜布置的排屑槽可与该砂带的运行速度相匹配,同时排屑槽的宽度向两边逐渐增大,可使排屑槽的排屑能力更佳,当砂带运动时,磨屑更容易从排屑槽中排出,同时可避免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集中,同时具有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所述软基层的厚度为1.2-1.5m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0.4mm-0.7mm;所述砂粒层的厚度为1.3-1.4mm;其中排屑槽的深度为0.4-0.5mm。
由于上述结构,可确保该软体砂带的质量更轻,粘接效果更佳,磨削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所述砂磨区内布设有若干砂粒,其中砂粒密度及砂粒高度均从砂磨区的中部向边部逐渐降低。
由于上述结构,通过不均等地设置砂粒,可在砂磨区内集中进行磨削,同时可确保磨屑进入排屑槽排出,避免磨屑堵塞等现象出现;另外可确保砂磨区的中心区域具有较好的磨削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主要解决磨屑易堵塞不易排除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构成网状的排屑槽,从而便于将磨屑排出;由于排屑槽从砂带的中间向两边组件增大,使排屑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的软基砂带,软基层采用纤维橡胶材料制成,大大增加其使用寿命;且其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局部图。
图中标记:1-砂带、1-1-砂粒层、1-2-粘接层、1-3-软基层、1-4-排屑槽、1-5-砂磨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76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