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叉车底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7300.9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钱正旺;张冬林;毕胜;王瑞;卓纳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叉车 底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底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的叉车底板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叉车行业所用的底板普遍采用前、后底板结构,前底板为整块大板,配合后底板形成整个叉车底板结构,生产装配时前、后底板通过两个或四个螺栓固定于叉车主体上,现有前、后底板的使用存在以下缺点:(1)当需要维修车体内部箱、桥等部件时,须同时拆除前、后底板方能更换、保养零部件,操作不便;(2)拆装前、后底板的固定螺栓耗时费力,且笨重的前底板拆除过程给使用、维修人员形成负担,该种大型板件的搬运也形成了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员划伤、砸伤;(3)底板上安装有众多零部件,如:加速踏板操纵装置;在移除底板的过程中容易带动加速踏板拉索、线束,极易对该种零部件造成磨损或意外损坏,不利于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底板总成存在的操作维修不便、底板附件易损坏等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捷式的叉车底板总成。
一种便捷式叉车底板总成,包括前底板1、后底板总成2,前底板1的中部为平板,平板长边的一端内凹有凹口16,且位于凹口16处的平板边沿上贴合设有内边筋14;前底板1的两端为向外弧形弯曲的连接端,连接端上均设有螺栓孔;
所述后底板总成2为板件,后底板总成2的前端为斜向上的折弯板21,且折弯板21的一端凸起有凸板、凸板与所述的凹口16对应;所述凸板的前端底面设有纵截面呈“L”状的限位件23,限位件23与凸板形成卡口,且卡口与内边筋14对应;在后底板总成2后端底面的两侧均垂直设有定位销22;
工作时,前底板1通过连接端螺栓孔内的螺栓固接在叉车上,后底板总成2的凸板与前底板1的凹口16配合,所述卡口卡设在内边筋14上,实现后底板总成2的前端定位;后底板总成2上的定位销22插设在叉车的销孔上,实现后底板总成2的后端定位。
所述前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下凹有第一凹筋12,第一凹筋12的两端分别位于前底板1两侧的连接端端部上。
前底板1两侧的连接端与平板的过渡处均向下凹陷有两条第二凹筋11。
所述折弯板21的折弯处向下凹陷有两道以上的第三凹筋211,第三凹筋211呈矩形环状;后底板总成2的后端沿长度方向向下凹陷设有第四凹筋212,第四凹筋212为两端向内弯曲的条形环状。
后底板总成2后端长度方向的边沿向上弯曲,形成翻边2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维修时,前底板固定于叉车主体不需拆卸,后底板与叉车主体采用销轴连接,移除后底板即可直接维修叉车变速箱部位,相比目前较多叉车底板总成维修时需要同时拆卸前、后底板,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维护效率。
(2)维修时,装配在前底板上的加速踏板等零部件无需移动,避免了因需拆卸前底板造成相关零部件磨损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前、后底板均设有压型筋条,强度、刚度大幅提升;同时前、后底板本身因强度刚度提升、压型设计的回弹量更小,生产废品率大幅降低。
(4)本实用新型在后底板总成的后端进行翻边设计,底板垫等覆盖件能合理定位,解决了目前较多叉车底板垫覆盖件容易滑落被发动机热源烫坏问题,使产品更加可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底板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底板总成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底板总成的侧视图。
上图中序号:前底板1、后底板总成2、第二凹筋11、第一凹筋12、外边筋13、内边筋14、踏板安装孔15、凹口16、折弯板21、定位销22、限位件23、第三凹筋211、第四凹筋212、翻边2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便捷式叉车底板总成,包括前底板1、后底板总成2;参见图2,前底板1的中部为平板,平板长边的一端内凹有凹口16,位于凹口16处的平板边沿上贴合设有内边筋14,平板另一侧长度方向的边沿上设有外边筋13,且在平板的另一端上设有踏板安装孔15;前底板1的两端为向外弧形弯曲的连接端,连接端上均设有螺栓孔;所述前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下凹有第一凹筋12,第一凹筋12的两端分别位于前底板1两侧的连接端端部上,前底板1两侧的连接端与平板的过渡处均向下凹陷有两条第二凹筋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7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