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后级MOSFET的G级偏置电压自举的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56285.6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文;李光健;薛年喜;胡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9/0944 | 分类号: | H03K19/0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mosfet 偏置 电压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后级MOSFET的G级偏置电压自举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射频电源领域、广播电视发射领域等等,通常的驱动模块,供电电压有:主电源电压(低电压方案如48VDC,高电压方案如300VDC)、前级工作电压(如24VDC、28VDC等)、前后级MOSFET的偏置供电电压(如5VDC,通过电位器再调节到合适的电压值)。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必须从模块外面,引进一路前后级MOSFET的G级偏置电压。否则,驱动模块的功率达不到设计的数值,满足不了要求。这增加了成本,使走线和相关布置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后级MOSFET的G级偏置电压自举的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省掉了从外面引进的一路固定偏置电压,转而从自身的射频输出中,取射频信号,经过处理,变成前后级MOSFET的G级偏置电压,减少了一组的电源模块,降低了成本,并且使整机的内部布置得到了简化。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后级MOSFET的G级偏置电压自举的驱动电路,包括与射频输出端相连的前级驱动电路和后级驱动电路;前级驱动电路通过第一电容分压电路与射频输出端相连,第一电容分压电路,连接第一整流电路,第一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连接减压电路和驱动前级,减压电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后级驱动电路通过第二电容分压电路与射频输出端相连,第二电容分压电路连接有第二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电压调节电路,电压调节电路与驱动后级相连;前级驱动电路和后级驱动电路连接形成闭合电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电容分压电路包括与射频输出端相连的第一电容,第一电容连接有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稳压电路;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并联设置;第二电容分压电路包括与射频输出端相连的第十一电容,第十一电容连接第十二电容和第二整流电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电容的耐压值为2.5KV,第十一电容的耐压值为1kV,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十二电容的耐压值为100V。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连接第一电容分压电路;第一二极管连接有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连接有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连接稳压电路;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八二极管,第八二极管连接第九二极管和第二滤波电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与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第十稳压二极管,第十稳压二极管连接三极管;三极管连接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一稳压二极管、第十二稳压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八调节电阻和第九电阻,第九电阻与第二滤波电路相连;第八调节电阻一端连接第九电阻和第十五电容,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稳压二极管连接第三电阻、第十六电容、第十一稳压二极管和第十三稳压二极管,第三电阻连接驱动后级;第十一稳压二极管连接减压电路和第四电阻,第四电阻连接减压电路和滤波电路;第十三稳压二极管连接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六电阻连接第七电阻、减压电路和稳压电路;第七电阻连接驱动前级、减压电路和稳压电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与整流电路连接的第五电容、第一电阻和林顿三极管;第一电阻连接有第二电阻,第二电阻连接达林顿三极管、第五稳压二极管、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第五稳压二极管连接有第六稳压二极管。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压电路为第七二极管。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九电容和电解电容;第九电容和电解电容并联设置;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电阻连接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和电压调节电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稳压电路与减压电路之间设有第八电容;第八电容一端连接稳压电路、减压电路和电压调节电路,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减少一组(如5VDC等)的电源模块,降低成本。
2.电路的革新,可以运用到很多类似的设备中,如射频电源、广播电视发射等等中。
3.简化走线,使整机的内部布置得到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电池极片轧机极片即时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