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256.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宽诚;旷文腾;黄家才;赵铁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妃;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疲劳 驾驶 检测 身份 认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属于汽车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人民汽车的人均持有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然而,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也不断的增多。经研究表明,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变得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出可以进行实时检测驾驶员疲劳的预警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疲劳驾驶检测的产品甚少原因就是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无法做到很高的准确性,所以本项目新颖的检测手段对疲劳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提高疲劳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如果能将好的方法应用于疲劳检测系统之中,无疑能更有效的预防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引起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现有的大多数驾驶疲劳检测算法因其检测条件的限制和复杂环境的影响,不能准确完整地提取驾驶员的疲劳信息,导致目前开发的疲劳驾驶检测装置难以快速对疲劳状态做出正确判断与响应,检测灵敏度低,可靠性差。目前国内外关于疲劳驾驶检测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上,没有系统的标准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如何提高检测方法的精度上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基于深度摄像头实现实时的驾驶状态采集后,实现快速准确的疲劳驾驶判断,不仅结构紧凑、安装便捷,而且检测灵敏度高、安全可靠,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包括壳体和深度摄像头,所述深度摄像头通过360度转动部件安装于壳体顶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报警器和存储器;所述深度摄像头、报警器和存储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360度转动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底座、伸缩杆和转动部,所述底座与壳体相连,所述转动部与深度摄像头相连。
其中,所述深度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的驾驶图像;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符合身份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和疲劳特征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深度摄像头采集的驾驶图像进行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并存储于存储器,以及对驾驶图像符合疲劳特征信息或驾驶图像与身份信息对比不成功、则启动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吸附部件。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部件安装于壳体底部或壳体侧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部件为吸盘。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深度摄像头为duo3d深度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或语音播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通过壳体、深度摄像头、控制器、报警器和存储器,以及360度转动部件的设置,使得检测装置整机结构紧凑、安装便捷;而且实现360度转动调节深度摄像头,将深度摄像头准确对准需要拍摄的驾驶员具体位置,大幅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更重要的是,其中360度转动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底座、伸缩杆和转动部,通过伸缩杆的设置,实现灵活的高度调节。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车载型疲劳驾驶检测与身份认证装置,包括壳体1和深度摄像头2,所述深度摄像头2通过360度转动部件3安装于壳体1顶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4、报警器5和存储器6;所述深度摄像头2、报警器5和存储器6均与控制器4相连;所述360度转动部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底座、伸缩杆和转动部,所述底座与壳体1相连,所述转动部与深度摄像头2相连。
所述深度摄像头2优选为duo3d深度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的驾驶图像;duo3d深度摄像头由duo公司生成的产品,其具体构造是一个红外摄像头和一个普通摄像头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