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岩屑的制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036.7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7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林;孟英峰;李皋;谷雨桐;孙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钻井 钻头 初次 岩屑 制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开发钻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 岩屑的制取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钻井钻速快、有效保护储层、有效防止井漏事故的发生,在钻井行业运用的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气体钻井循环的介质为空气,而空气的密度远远小于岩屑的密度,所以气体钻井岩 屑的运移一直是气体钻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实验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 的方法,可是对于气体钻井初次破碎的岩屑制取非常的困难。一些研究者利用坚硬的物质砸 岩石颗粒的方法来制取岩屑,还有一部分研究者采用粉碎机对岩石颗粒进行粉碎来制取岩屑, 可是这些方法制造出来的岩屑颗粒粒度分布和几何形态上与真实的空气钻井钻头破碎的岩屑 相差甚大。因此,如果能制造出一种获得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岩屑的装置,以上的问题就 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对气体钻井岩屑运移的实验研究更加科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岩屑的制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岩屑的制取装置,包括绞车、固定架、箱体、胶垫、 岩块、进气口、出气口、壁面、钢丝绳、支架、滑轮、加重块、电动机、钻杆、胶圈、扶正 块、流道、牙轮钻头、观察窗、锥形底面、导管、分离器。钢丝绳一端与绞车连接,一端借 助滑轮与加重块连接;固定架一端焊接在壁面上,另一端焊接在箱体上;箱体为正方形箱体, 上部敞口,胶垫和岩块都可放置在箱体内部,胶垫放置于岩块和箱体之间;扶正块焊接在壁 面上,为圆环形,在下部的扶正块上开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流道;上部支架一端连接滑轮, 另一端焊接在壁面上,下部的支架一端焊接在壁面,一端与地面接触;电动机固定在加重块 内部,并与钻杆连接;钻杆一端连接电动机,另一端与牙轮钻头相连;胶圈采用耐磨橡胶制 成,位于扶正块和钻杆之间;观察窗安置在壁面上,采用钢化玻璃制成;锥形底面上部和壁 面连接,下部和导管连接,导管采用合金钢制成,具有耐研磨性,导管末端和分离器连接。 在箱体中放置好岩块和胶垫后,开启电动机,利用绞车,将加重块的部分重量通过钻杆施加 到转动的牙轮钻头上,同时从注气口注入高速气流,经流道,最后从出气口喷出,将牙轮钻 头破碎的岩屑及时带离,最后岩屑在气流的带动下,经箱体和壁面之间的空隙、锥形底面、 导管,最终到达分离器,这就达到了制取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碎岩石岩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成功制取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岩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钻井钻头初次破岩岩屑的制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D-D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车,2.固定架,3.箱体,4.胶垫,5.岩块,6.进气口,7.出气口,8.壁面,9.钢丝绳 10.支架,11.滑轮,12.加重块,13.电动机,14.钻杆,15.胶圈,16.扶正块,17.流道,18.牙轮 钻头,19.观察窗,20.锥形底面,21.导管,22.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稠物料冷态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向架轮对参数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