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生产单氟磷酸钠的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029.7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信达化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生产 磷酸钠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生产单氟磷酸钠的坩埚。
背景技术
单氟磷酸钠是一种高附加值无机功能性含氟材料,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单氟磷酸钠的制备方法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类:熔融法、液相中和法和气相氟化法。其中,无论从研究重点还是从工业应用现状来说,熔融法均是较为传统且普遍选用的方法。
熔融法制备单氟磷酸钠的主要反应器为石墨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石墨容器在急剧加热和冷却的交替冲击下,使用寿命缩短,成本增高,热损失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续生产单氟磷酸钠的坩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连续生产单氟磷酸钠的坩埚,包括外壳本体、反应炉膛以及炉嘴,所述外壳本体设置在所述反应炉膛外侧,在所述外壳本体和所述反应炉膛底部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放置所述炉嘴;
所述反应炉膛包括炉膛本体、膛壁加热丝以及膛内加热丝,所述炉膛本体内侧均匀的设置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所述膛壁加热丝,所述膛内加热丝设置在所述炉膛本体内,所述膛内加热丝设置在所述炉嘴的上方;
所述炉嘴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本体和所述反应炉膛底部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炉膛本体内。
所述加热槽底端与所述炉嘴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炉膛本体高度的1/6-1/4。
所述膛内加热丝与所述炉嘴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炉膛本体高度的1/5-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炉膛内设置有膛壁加热丝以及膛内加热丝,通过加热丝的加热作用,将反应物有效地进行熔融,从而进行熔融反应,而膛壁加热丝能够有效地对膛壁处和附近的物料进行加热,使其进行充分的熔融,膛内加热丝则能对炉膛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以防止由于炉膛内物料过多而导致的炉膛中部的物料无法熔融完全,从而导致反应不完全,反应效率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本体,2为炉嘴,3为炉膛本体,4为膛壁加热丝,5为膛内加热丝,6为加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连续生产单氟磷酸钠的坩埚,包括外壳本体1、反应炉膛以及炉嘴2,外壳本体1设置在反应炉膛外侧,在外壳本体1和反应炉膛底部均设置有开口,开口用于放置炉嘴2;
反应炉膛包括炉膛本体3、膛壁加热丝4以及膛内加热丝5,炉膛本体3内侧均匀的设置有加热槽6,加热槽6内设置有膛壁加热丝,膛内加热丝5设置在炉膛本体3内,膛内加热丝5设置在炉嘴2的上方;
炉嘴2通过设置在外壳本体1和反应炉膛底部的开口设置在炉膛本体3内。
加热槽6底端与炉嘴5之间的距离为炉膛本体3高度的1/6-1/4。
膛内加热丝5与炉嘴2之间的距离为炉膛本体3高度的1/5-1/4。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炉膛内设置有膛壁加热丝以及膛内加热丝,通过加热丝的加热作用,将反应物有效地进行熔融,从而进行熔融反应,而膛壁加热丝能够有效地对膛壁处和附近的物料进行加热,使其进行充分的熔融,膛内加热丝则能对炉膛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以防止由于炉膛内物料过多而导致的炉膛中部的物料无法熔融完全,从而导致反应不完全,反应效率低的情况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信达化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信达化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