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3888.0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青;郭灵泉;李洪光;徐进;薛东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长青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
背景技术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自然循环型的蒸发器。它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且 历史悠久的大型蒸发器,至今在化工、轻工、环保等行业中仍被广泛采用。它的 加热室由管径为25mm--75mm,长度为1m--2m(长径之比约为20-40)的直立管束组 成,在管束中央安装一根较粗的管子。操作时,管束内单位体积溶液的受热面积 大于粗管内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的多,因此细管内的溶液含汽量多,致 使密度比粗管内溶液的要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 循环运动,故粗管除称为中央循环管外还称为降液管,细管称为加热管或沸腾管。 为了促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设计时取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为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 40%-100%。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是从水平加热室及蛇管加热室蒸发器发展而来。相对于 这些老式蒸发器而言,它具有溶液循环好、传热速率快等优点,同时由于结构 紧凑、制造方便,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之称。但实际上由于结构 的限制,循环速度一般在0.4m/s-0.5m/s以下;由于溶液不断循环,使加热管 内溶液始终接近完成液的浓度,故有溶液粘度大、沸点高等缺点,此外蒸发器的 加热室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清洗,循环时间更 长,成品质量更好的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柱体结 构,所述壳体1由上端盖、分离室2、蒸发室5、储存室15和加热循环室组合而 成,其中:所述的加热循环室的中央设有循环管道18,所述循环管道18的外部 为加热室11,所述加热循环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挡板7,所述加热室11内设有若 干根加热管10,所述上端挡板7的中央设有过滤网一8;所述蒸发室5的外壁上 设有原料液入口6;所述上端盖的顶部与出气管17相连接;所述加热循环室外壁 上设有蒸汽入口16;所述储存室15的底部设有完成液出口14。
进一步,所述的上端盖、分离室2、蒸发室5、加热循环室和储存室15通过 扣带3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管10连通蒸发室5和储存室15。
进一步,所述加热循环室的下端挡板7中央设有过滤网一8。
进一步,所述分离室2内壁中端设有过滤网二4。
进一步,所述加热循环室的下端挡板7边缘处设有冷凝水出口管13,所述的 冷凝水出口管13与加热室11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出口管13通过固定件12固定安装在储存室15底部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循环室直径D1为循环管道18的直径D2的3倍
进一步,所述循环管道18的直径D2大于过滤网一8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一8和过滤网二4为可拆卸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生产,成本低,且易使用推广;
2、本实用新型制造装配容易、操作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离室、蒸发室和加热循环室通过扣带连接,在分离室和加 热循环室内添加了可拆卸的过滤网一和过滤网二,具有了便于清洗,循环时间更 长,成品质量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存室和加热循环室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长青,未经苏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3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食药用菌料液的喷粉机
- 下一篇:体操竞技类节目舞台多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