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53795.8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赵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格致中学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夏海天 |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防摔手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壳是保护手机减少手机损伤的一种壳体,用于包覆手机外围。作为手机的附属产品,手机壳也随着手机发展不断发展。
中国发明专利(CN103595833A)公开了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开孔、基座、横杆、旋转杆、第一短杆、第二短杆和吸盘,其中,在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开孔,与手机的功能部件相对应,基座设于壳体外侧,在基座两侧分别设有横杆,横杆另一端与旋转杆相连,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短杆相连,第二短杆分别于第一短杆和吸盘相连。在正常保护手机减少手机损伤的情况下,提供手机支架功能,无须手持即可使用,极大方便了手机的使用。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壳虽然方便的手机的使用,但是,由于人们乘车出行时,此时为了乘车的安全,大部分人都是一手扶住拉手,另一只手单手操作手机,由于车子在行进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突然加速或者突然停止,此时由于是单手操作手机就很可能使手机脱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避免人们在乘车单手操作手机时,由于车子的突然加速或急停造成手机掉落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包括:壳体和卡接片,卡接片的一端于壳体一面的周侧连接,卡接片的另一端设有凸片,卡接片的周侧设有若干按键口,壳体相对于卡接片的另一侧设有固定环。
进一步的,壳体相对于卡接片的另一侧设有卡槽,固定环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条。
进一步的,固定环为两个,两固定环沿壳体的纵向并列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连接片和支撑片,支撑片与连接片相铰接,支撑片于连接片的另一侧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条。
进一步的,支撑片的一端和连接片的一端分别设有套环,转杆贯穿套环,转杆的一端呈螺杆状,转杆呈螺杆状的一端设有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凸片和卡接片作用将壳体固定于手机的一侧,然后,当需要单手操作手机时,手掌握住手机并使中指穿过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中指穿过固定环使壳体与手指固定,避免了人们在乘车单手进行操作手机时,由于车子的突然加速或急停造成手机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中固定环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中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1、壳体;11、卡槽;2、卡接片;21、凸片;22、按键口;3、固定环;31、第一卡条;4、支撑装置;41、连接片;42、支撑片;43、第二卡条;44、套环;45、转杆;4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的后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单手操作防摔手机壳包括:壳体1和卡接片2,卡接片2的一端于壳体1一面的周侧连接,卡接片2的另一端设有凸片21,卡接片2的周侧设有若干按键口22,壳体1相对于卡接片2的另一侧设有固定环3。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手防摔手机壳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凸片21和卡接片2包覆在手机的外缘处的方式将壳体1与手机固定连接,然后,当需要单手操作手机时,使手掌握住手机并将中指穿过固定环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格致中学,未经上海市格致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3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