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漏水的水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53344.4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水 |
| 主分类号: | A45F3/18 | 分类号: | A45F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尤志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漏水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饮料容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防止漏水的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吸管的水壶结构给人们通过吸管饮水提供了方便,其中,通过吸 管盖的转动可以将吸管进行弯折和收纳,但是,当水壶倾斜时,弯折的水管并 不能完全封堵住出水口,还会存在水从吸管漏出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如何在原有的带吸管的水壶结构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简易的,易 操作的,可靠的且不增加任何零件的结构起到水壶防水的作用,日常使用中, 将水壶摇晃、倾斜,不会有水外漏的水壶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的一种简易的,易操作 的,可靠的且不增加任何零件的结构起到水壶防水的作用,日常使用中,将水 壶摇晃、倾斜,不会有水外漏的防止漏水的水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漏水的水壶,包括有水 壶本体和安装在水壶本体开口部位的水壶盖,在水壶盖的开口位置卡接有硅胶 吸管,该硅胶吸管的上部为可弯折弹性管部,该硅胶吸管的下部具有供水壶吸 管插接的下插口,在水壶盖上还通过转轴结构设有转动扣合硅胶吸管的吸管 盖,吸管盖具有容纳可弯折弹性管部的凹腔,在吸管盖的自由端设有内扣,在 水壶盖上设有与所述内扣对应的外卡扣;在可弯折弹性管部的出水口位置的内 管壁上设有封堵头,在吸管盖的内壁上还设有与该封堵头对应的抵压凸位;当 吸管盖转动盖合到位时,所述内扣卡设在所述外卡扣上,所述抵压凸位压迫所 述封堵头而封堵在出水口上。
所述该硅胶吸管的下部还具有气压交换阀,该气压交换阀为隔离在水壶内 腔和外部大气的具有刀形缝隙的凹槽。
所述转轴结构为两个间隔对应的旋转支架,吸管盖的一端为转轴,该转轴 转动枢接在这两旋转支架之间。
所述水壶盖的底部具有一体成型的垂直插接套筒,所述水壶盖通过垂直插 接套筒插接在水壶本体开口内壁。
在所述水壶盖与水壶本体开口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
所述水壶盖上具有把手。
所述水壶盖和吸管盖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新型通过吸管盖的内壁上的抵压凸位来抵压可弯折弹 性管部的出水口位置的内管壁上的封堵头,从而保证水壶倾斜时不会漏水;吸 管盖上的内扣卡设在水壶盖上外卡扣保证吸管盖不会弹起来;而气压交换阀的 设置来防止水壶热水由于气压高从吸管喷出,它通过刀形缝隙的凹槽使水壶内 外气压一致,当水壶内气压大时,将会撑开刀形缝隙,高压气会泄出,从而防 止高压热水从水管喷出的危险情况;由上可知,本新型具有结构简易,易操作, 可靠且不增加任何零件的结构起到水壶防水的作用,在日常使用中,将水壶摇 晃、倾斜,也不会有水外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打开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闭合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止漏水的水壶,包括有水壶本体10和安装在水壶本体10开口部位 的水壶盖20,在水壶盖20的开口位置卡接有硅胶吸管30,该硅胶吸管30的 上部为可弯折弹性管部31,该硅胶吸管30的下部具有供水壶吸管40插接的下 插口,在水壶盖20上还通过转轴结构21设有转动扣合硅胶吸管30的吸管盖 50,吸管盖50具有容纳可弯折弹性管部31的凹腔,在吸管盖50的自由端设 有内扣51,在水壶盖20上设有与所述内扣51对应的外卡扣22;在可弯折弹 性管部31的出水口位置的内管壁上设有封堵头311,在吸管盖50的内壁上还 设有与该封堵头311对应的抵压凸位52;当吸管盖50转动盖合到位时,所述 内扣51卡设在所述外卡扣22上,所述抵压凸位52压迫所述封堵头311而封 堵在出水口上。
所述该硅胶吸管30的下部还具有气压交换阀33,该气压交换阀33为隔离 在水壶内腔和外部大气的具有刀形缝隙的凹槽。
所述转轴结构21为两个间隔对应的旋转支架,吸管盖50的一端为转轴, 该转轴转动枢接在这两旋转支架之间。
所述水壶盖20的底部具有一体成型的垂直插接套筒23,所述水壶盖20通 过垂直插接套筒23插接在水壶本体10开口内壁。
在所述水壶盖20与水壶本体10开口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水,未经陈玉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3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