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2332.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兵;季宏伟;单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三级 自由 工作 装置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叉车的工作装置管路系统安装在叉车工作装置中用于连接油缸,实现叉车作业时,操作叉车多路阀中阀杆、控制液压油流通方向、实现油缸的伸长和收缩,继而控制叉车工作装置的多种动作。其中,液压油流过的管道就称为叉车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安装在工作装置中,其设计之优劣非常重量,如若不够合理,即会影响叉车工作装置的视野,影响叉车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它具有能够增加叉车的视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该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包括从后至前并排设置的外门架总成、中门架总成、内门架总成,且有二个后起升油缸下端固定在外门架总成上,该后起升油缸的伸缩轴的上端固定在中门架总成上,有一前起升油缸下端固定在内门架总成上,该前起升油缸的伸缩轴的上端连接有货叉总成,所述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油路单元,每个油路单元均包括首尾依次连通的第一高压胶管、第二高压胶管、第三高压胶管、第四高压胶管,且相连接的高压胶管之间通过钢管总成予以连接,同时,每个油路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滑轮、该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且该第一高压胶管竖直的从下向上延伸,该第二高压胶管的前部竖直的从下向上延伸、中部绕在该第一滑轮上从而进行180°的转弯、后部竖直的从上向下延伸,该第三高压胶管竖直的从下向上延伸,该第四高压胶管的前部竖直的从下向上延伸、中部绕在该第二滑轮上从而进行180°的转弯、后部竖直的从上向下延伸,该第一高压胶管的前端连通液压源、该第一高压胶管的后端和该第三高压胶管的前端分别连通其中的一个后起升油缸、该第四高压胶管的后端连通该前起升油缸,以及,该第一高压胶管和该第二高压胶管连接处的钢管总成固定于该外门架总成的下部右侧、该第一支架固定于该中门架总成的上部右侧、该第一滑轮的旋转轴和该叉车的正前方具有40~50°的夹角、该第三高压胶管的下端固定于该中门架总成的左侧下部、该第二支架固定于该中门架总成的左侧上部。
所述第一滑轮的旋转轴和该叉车的正前方具有的夹角为45°。
所述油路单元为沿该外门架总成的自身对称面对称设置的2个。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增加叉车的视野。本实用新型的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通过将油路单元的各个部件安装在门架的下方和左、右两侧,正视时与工作装置结构件重合,最大限度增加了工作装置的视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在应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在仅具有一个油路单元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高压胶管;
20、第二高压胶管;
30、第三高压胶管;
40、第四高压胶管;
50、钢管总成;
60、第一支架,61、第一滑轮;
70、第二支架,71、第二滑轮;
100、外门架总成;
200、中门架总成;
300、内门架总成;
400、后起升油缸;
500、货叉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所示:叉车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管路系统用于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中。该三级全自由工作装置包括从后至前并排设置的外门架总成100、中门架总成200、内门架总成300。有二个后起升油缸400下端固定在外门架总成100上,该后起升油缸400的伸缩轴的上端固定在中门架总成200上。即,在该二个后起升油缸400的作用下,该中门架总成200相对于该外门架总成100能够向上升起。该外门架总成100和该内门架总成300之间通常还连接有链条,链条经过一中门架链轮组成定滑轮。有一前起升油缸(图上未示出)下端固定在内门架总成300上,该前起升油缸的伸缩轴的上端连接有货叉总成500。即,该货叉总成500相对于该内门架总成300能够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23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船机用电动翻转抓斗检修平台
- 下一篇:紧凑式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