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晶合金带的成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823.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莉;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州高科康纳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合金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的成带结构。
背景技术
非晶合金薄带通常通过铁辊压制而成,目前产业化生产非晶合金带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用真空感应炉冶炼的母合金,加入到非真空炉的坩埚内熔炼,当母合金熔化的温度达到后,把钢液注入到成带结构内,钢液通过喷嘴在钢液柱的压力下注到冷却辊上,一般由于冷却辊的高速旋转,非晶带与辊面接触侧要卷入空气而在带的表面形成气囊,研究表明,由于这些气囊的存在,使非晶带的横向上形成弧度,而气囊部位非晶化率低、磁性差,所以制成铁芯时,占空系数低,磁性也偏低,制成的非晶合金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带的成带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非晶合金带的成带结构,包括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喷嘴,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水平对称设置,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喷嘴垂直设置在上述间隙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设于一密封壳内,上述喷嘴的喷头伸入所述密封壳内,所述密封壳的底部设有方形出带孔,该方形出带孔的孔宽大于两压辊之间的间隙,密封壳外位于上述喷头附近设有用于喷射惰性气体的通气管,上述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述通气管上设有支管,支管通入密封壳内,所述密封壳的外部套有一夹套,夹套的内部装有循环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夹套的上部设有出液口,底部设有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中,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夹套,夹套内装有冷却液,所以能够快速散去熔融的钢液凝固所释放的热量,能够快速冷却初次成带的非晶合金带,有利于加速非晶合金带的快速成型,且本实用新型中高温状态的非晶合金带一直处于非氧化的环境中,不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形成气囊,操作灵活简易,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是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可知,非晶合金带的成带结构,包括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压辊1和第二压辊2、喷嘴4,所述第一压辊1和第二压辊2水平对称设置,第一压辊1和第二压辊2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喷嘴4垂直设置在上述间隙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压辊1和第二压辊2设于一密封壳3内,上述喷嘴4的喷头伸入所述密封壳3内,所述密封壳3的底部设有方形出带孔401,该方形出带孔401的孔宽大于两压辊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壳3外位于上述喷头附近设有用于喷射惰性气体的通气管5,上述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述通气管5上设有支管6,支管6通入密封壳3内,所述密封壳3的外部套有一夹套7,夹套7的内部装有循环冷却液;所述冷却液为水;所述夹套7的上部设有出液口,底部设有进液口。
经通气管5排出的惰性气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覆盖在密封壳3的上表面上,能够排除密封壳3上表面上的空气,阻挡空气经密封壳3的上部进入密封壳3内,经支管6进入密封壳3内的惰性气体,也能有效阻止经出带孔401进入密封壳3内的空气,保持密封壳3内的非氧化环境,经第一压辊1和第二压辊2压制的非晶合金带经出带孔401穿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非惰性气体的通气模式先通后段模式,即在没有压制操作时先通入惰性气体,当压制操作结束后再停止通气。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州高科康纳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滕州高科康纳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规格水平连铸的铸锭牵引杆装置
- 下一篇: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