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较小作业断面且易于搬迁的潜孔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662.7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尤森;曾智;王周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谢乔良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较小 作业 断面 易于 搬迁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凿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工作可靠,适用于较小作业断面且易于搬迁的潜孔钻机。
背景技术
在矿山的开采中,一般分为露天开采及地下开采。在地下开采中,为了充分的采矿,一般采用分层采矿法,即将采矿面在高度方向划分为不同的高度层,在每一层上挖掘巷道,通过巷道进行采矿。巷道的挖掘,一般采用潜孔钻机进行。
现有技术的潜孔钻机,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常用的SKZ--120A型潜孔钻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设备外形尺寸较大,所需的采场断面较大,分层设计断面为2.8×2.8m,有效工作空间要保证在2.8m以上,造成掘进断面横截面积大,工人出渣、拉渣量大,成本投入大;增加了系统运输及充填压力;材料成本高,人工效率低。
2、整机质量大,搬迁及排位移动困难。
3、整机主要用立柱及辅助支柱支撑,稳定性差,安全隐患较大。
4、装卸钻杆困难,更换备品、备件需要整机解体后才能进行。
5、设备故障率高,备件消耗大,生产成本高。
6、设备不易操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7、设备作业效率低,生产效率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工作可靠,适用于较小作业断面且易于搬迁的潜孔钻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工作可靠,适用于较小作业断面且易于搬迁的潜孔钻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钻机稳定装置、钻杆夹持装置、推进滑架、机头,所述的推进滑架之左侧面下端设置机头,上端设置钻机稳定装置;所述的推进滑架之左侧面靠近钻机稳定装置处设置钻杆夹持装置;所述的推进滑架之右侧面上设置回转底盘;所述的回转底盘之右侧设置立柱;所述的立柱之底端设置底座;所述的底座之端部与立柱之中部之间设置辅助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立柱底部设置底座的结构,底座的端部与立柱的中部之间设置辅助支撑杆,立柱上设置回转底盘。立柱的高度一般在2m以下,由于立柱的高度较小,所需的采场断面小,分层设计断面只需2.5×2.5m,最小保证工作断面2.3m高度即可,掘进断面横截面积小,工人出渣、拉渣量小,成本投入小,减少了系统运输及充填量;材料成本低,人工效率高,人工效率是原设备的3倍,工班效率是原设备的1.7倍。底座与立柱、辅助支撑杆之间采用铰接连接,可以调节立柱在垂直面上的角度,实现钻杆对不同位置的钻孔;立柱设置了辅助支撑杆,稳定性好,消除了安全隐患。底座纵向杆的两端向上倾斜,类似雪橇结构,十分便于底座的移动,同时,纵向杆采用钢管制作,目的也是便于底座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整机质量小,搬迁及排位移动方便,设备稳定性好;钻杆装卸十分方便;设备故障率低,备件消耗小,生产成本低;设备操控容易,施工质量容易控制;设备作业效率高,生产效率高,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工作可靠,适用于较小作业断面且易于搬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之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底座示意图;
图4为原设计的钻机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辅助支撑杆,3-立柱,4-回转底盘,5-钻机稳定装置,6-钻杆夹持装置,7-推进滑架,8-机头,9-液压站,10-原立柱,11-滑车,12-辅助支柱,13-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钻机稳定装置5、钻杆夹持装置6、推进滑架7、机头8,所述的推进滑架7之左侧面下端设置机头8,上端设置钻机稳定装置5;所述的推进滑架7之左侧面靠近钻机稳定装置5处设置钻杆夹持装置6;所述的推进滑架7之右侧面上设置回转底盘4;所述的回转底盘4之右侧设置立柱3;所述的立柱3之底端设置底座1;所述的底座1之端部与立柱3之中部之间设置辅助支撑杆2。
所述的立柱3与底座1之间铰接,铰接点位于底座1之长度方向的中部。
所述的底座1与辅助支撑杆2之间铰接。
所述的立柱3与辅助支撑杆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未经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抽湿鞋柜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LED球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