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51410.4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春;毕方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B7/152 | 分类号: | A23B7/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果 安全 自动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后果蔬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 转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果蔬的采后催熟普遍采用乙烯利浸泡或喷淋催熟,如用乙烯利催 熟香蕉的操作方法是:将市售乙烯利配成500~1000ppm的水溶液,将蕉把在溶 液中浸湿后立刻捞出,或用配制好的乙烯利水溶液喷洒/浇淋在香蕉果实表面, 沥干水分后将香蕉用塑料薄膜(袋)密封,放在18~20℃的环境温度下,2~3天 后果皮即可转黄,果肉变软。
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磷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市售的乙烯利为黄 色液体。在农业生产中,乙烯利普遍用于促进各类瓜果开花、成熟、抑制植物 生长、打破种子休眠等多方面。乙烯利作用于农作物时首先渗透至植物组织, 在环境pH高于4.0的情况下在植物体内分解产生有活性作用的乙烯气体、2-羟 基磷酸和氯化物。因此需要催熟的果蔬采后用乙烯利浸泡或喷淋后可能造成残 留,给果蔬的食用安全及环境的污染等带来安全隐患。乙烯利目前在很多国家 已被禁止用于采后果实的催熟。
另外,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果肉软化速度较果皮转黄速度快,经常存在 果肉已成熟而果皮着色尚不够均匀、色泽哑黄、不够亮丽、采后病害发 生较快、病果率较高、果实的货架期较短、易断指等多种问题,而且 这种传统的催熟技术不能实现对温度、湿度、乙烯和CO2气体等催熟参数的综 合精准控制,不适合产业化规模化催熟。大量催熟时,易造成催熟房内果实呼 吸产生的CO2积累,对果皮造成伤害。此外,大量乙烯利溶液利用后直接废弃, 严重污染环境。
外源乙烯可加速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过程,乙烯的这种作用在生产上 被用于多种早熟柑橘果皮的脱绿。如脐橙、夏橙等柑橘在采收时成熟度不一致, 单个果实往往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柠檬在酸度适宜时采收也呈绿色,这均需 要脱绿以增强外观色泽,提高商品价值。国内目前建有少量利用乙烯气体脱绿 柑橘的脱绿库,但存在脱绿参数控制不精确,无CO2参数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 脱绿过程中容易造成果实脱水变软,果皮受CO2伤害,脱绿后果实贮藏和货架期 降低等问题。
因此,目前生产上需要一种可综合控制贮藏库内的温度、湿度、乙烯和CO2浓度参数的果蔬转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该采 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可以自动精确控制和调节贮藏库内的乙烯、CO2的浓度,以启动采后果蔬的转色过程,即实现采后果蔬的安全催熟或脱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包括贮 藏库、与所述贮藏库连接的乙烯控制系统和CO2控制系统,所述乙烯控制系统 包括乙烯输送管,所述乙烯输送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贮藏库内,所述乙烯输 送管的进口端与乙烯气罐连接,所述乙烯输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乙烯控 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贮藏库内的乙烯传感器,所述CO2控制系统包括CO2 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贮藏库相对的两个墙壁上的进气扇和排气扇,所述电磁阀、 所述进气扇、所述排气扇、所述乙烯传感器和所述CO2传感器均与第一微电脑 控制终端电连接。
作为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贮藏库内设置有 两个乙烯传感器,分别是测量范围为0~50ppm的第一乙烯传感器和测量范围为 10~200ppm的第二乙烯传感器。
作为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 转色处理系统包括催熟模式和脱绿模式,对应地,所述第一微电脑控制终端内 设置有催熟系统模块和脱绿系统模块,所述催熟系统模块与所述第二乙烯传感 器电连接,所述脱绿系统模块与所述第一乙烯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微电 脑控制终端上设置有可在所述催熟模式和所述脱绿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转换开 关。
作为采后果蔬安全自动化转色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贮藏库内还设置 有促进库内空气循环的气体循环扇,所述气体循环扇设置在所述乙烯输送管的 出口端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微电脑控制终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吸附铁质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产品加工解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