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圈条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9586.6 | 申请日: | 2015-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潘磊正;耿宝岭;马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原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圈条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并条机上的新型圈条盘。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并条机的最后一道工序为圈条,圈条就是把纺纱生产的纤维条圈放在条筒中的一种卷绕工艺过程,需使用圈条盘来完成,但是,目前的圈条盘在生产化纤品种的纤维时,极易造成堵条,并且圈条盘重量大,拆卸麻烦,大大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如何将现有的圈条盘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避免堵条现象的产生是现有纺织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圈条盘,其技术方案如下:其包括一个安装盘,安装盘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入条筒,所述的入条筒的顶端为入条口,入条口的侧边螺旋延伸出一根螺旋通道,所述的螺旋通道顶端和入条筒的中心线同心,螺旋通道的尾端和安装盘的底部相切并将安装盘的底部贯穿,贯穿部位为出条口;所述的入条口的直径为38毫米,所述的螺旋通道两端粗中间细,螺旋通道和入条口结合的部位,螺旋通道的直径为38毫米,螺旋通道和安装盘贯穿的出条口部位,螺旋通道的直径为38毫米,螺旋通道的中间部位的直径为34毫米。
所述的螺旋通道和入条筒的内径表面光滑,无毛刺。
所述的安装盘的材质为铝材质,螺旋通道的材质为铜材质。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盘设定为铝材质,大大减轻了圈条盘的自身重量,方便工人拆卸搬运,并通过将螺旋通道设计为两端粗口结构,两端开口处为38毫米,中间段为34毫米,有效的避免了生产化纤品种的纱条时的堵塞现象,中间段的34毫米直径又约束纱条在盘曲过程中不至于过度松散,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制作简单,可在普通并条机以及高速并条机上推广使用,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圈条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3幅,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安装盘,2、入条筒,3、入条口,4、螺旋通道,5、出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新型圈条盘,其包括一个安装盘1,安装盘1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入条筒2,所述的入条筒2的顶端为入条口3,入条口3的侧边螺旋延伸出一根螺旋通道4,所述的螺旋通道4顶端和入条筒2的中心线同心,螺旋通道4的尾端和安装盘1的底部相切并将安装盘1的底部贯穿,贯穿的部位为出条口5;所述的入条口3的直径为38毫米,所述的螺旋通道4两端粗中间细,螺旋通道4和入条口3结合的部位,螺旋通道4的直径为38毫米,螺旋通道4和安装盘1贯穿的出条口3部位,螺旋通道4的直径为38毫米,螺旋通道4的中间部位的直径为34毫米。
为保证纱条通过顺畅,螺旋通道4和入条口3的内径表面光滑,无毛刺。
为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重量,特将安装盘1的材质设定为铝材质,螺旋通道4的材质设定为铜材质,可容易得到较好的内径表面粗糙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将安装盘1设定为铝材质,大大减轻了圈条盘的自身重量,方便工人拆卸搬运,并通过将螺旋通道4设计为两端粗口结构,两端开口处为38毫米,中间段为34毫米,有效的避免了生产化纤品种的纱条时的堵塞现象,中间段的34毫米直径又约束纱条在盘曲过程中不至于过度松散,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制作简单,可在普通并条机以及高速并条机上推广使用,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圈条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原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平原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9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吸湿排汗赛络纺竹节纱
- 下一篇:一种新型嵌入式多孔中空纤维膜喷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