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成型模具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9438.4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吕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柯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外壳 成型 模具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成型模具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模具注塑时,产品设置镶件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熔接线,熔接线相对其他部位比较脆弱,影响产品质量及外观。尤其对于精度要求高的产品,熔接线的存在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现有技术有采用模内热切的方式设置切刀切入的方式代替镶件,从而消除了熔接线。然而现有的模内热切仍存在很多问题,切刀与产品存在较大温度差,切入时造成局部塑胶冷却,影响切口,导致废品率提高,浪费资源。模具长期生产模具会被塑料原料加热而提高模温,减缓冷却速度,影响效率,而且开模过早会导致产品变形。通常我们采用水冷的方式冷却,然而水冷方式难以精确控制模温,对高精度要求的产品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且水冷易造成模具锈蚀,减短模具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成型模具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成型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切料组件及加热组件,所述切料组件包括前行位块、顶块、切刀、第一固定块及导向杆,所述前行位块与顶块通过斜面相贴,前行位块设置有切刀及导向杆,所述切刀及导向杆通过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前行位块上,所述切刀还设置有加温槽,所述顶块上方还设置有驱动顶块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后行位块、第二固定块、加热管及导向轴,所述加热管及导向轴通过第二固定块固定于后行位块上,所述加热管伸入加温槽中,所述加热管设置有隔片纵向分隔管道,所述导向轴伸入第一固定块中,所述后行位块设置有连通加热管的热油腔,所述热油腔还连接有热油泵,所述后行位块后方还设置有驱动后行位块滑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上模芯、下模芯、冷却管、调节阀及气冷机,所述上模芯中部及下模芯中部设置有环绕产品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有螺纹,所述冷却通道通过冷却管连接气冷机,所述冷却管还连接有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热油泵通入热油循环,对切刀进行预热。模具注射保压时,第一气缸驱动顶块向下移动,顶块通过斜面驱动前行位块向前滑动,前行位块驱动切刀推进,切断浇口。第一气缸驱动同时,第二气缸驱动后行位块向前滑动。导向轴及导向杆的设置更好的保证了切刀及加热管笔直向前推进,防止错位损坏。气冷机通过冷却管向冷却通道通入冷气,冷气循环冷却模芯。设置调节阀可控制冷气通入速度,控制模芯温度。冷却通道设置螺纹,可缓冲冷气冲击力度,减缓冷气速度,而且加大模芯与冷气接触面积,冷却更稳定,冷却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设置有弹簧容纳槽,所述弹簧容纳槽内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弹簧。
设置弹簧不仅可以加强前行位块及后行位块的复位,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过度撞击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前行位块及后行位块设置有缓冲槽,所述导向轴及导向杆可滑动置入缓冲槽中。
设置缓冲槽接合弹簧的使用,防止导向轴及导向杆出现过度撞击,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还设置有弹簧容纳槽,弹簧容纳槽内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弹簧。
顶块设置向下延伸的弹簧,推动顶块时起到缓冲顶块的作用,同时缓冲前行位块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行位块驱动切刀进行推进切料,运用导向轴及导向杆对行程进行导向,并结合弹簧及缓冲槽进行多层缓冲,对浇口进行自动化快速切除。与此同时,热油泵通入热油循环,对切刀加热,改善切口,优化切除效果。
冷却组件的设置防止长期生产引起模温过高而导致产品变形,影响生产。设置内带螺纹的冷却通道,采用气冷方式不仅加速冷却,而且避免常规水冷引起的模具锈蚀。通过调节阀更好控制冷气通入速度,更好控制模具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前行位块。
11、第一固定块。
12、导向杆。
2、后行位块。
21、第二固定块。
22、热油腔。
23、导向轴。
3、切刀。
31、加温槽。
4、加热管。
5、顶块。
6、第一气缸。
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柯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柯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9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板合模防撞机构
- 下一篇:抽气装置和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