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8401.X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1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陆知纬;李关;王勇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佶达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00;F21V14/00;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激光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激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光是白光,包含波段分布广。人类在历史发展上,一直发明各种人造光,以获得到类似白光照明的效应。从明火,到钨灯,到汞灯,到LED照明。科技进步,照明方式也在进步。随着资源的紧缺,环保的觉醒,与对白光要求的提高,如高亮度照明,光亮度可控等等,有人提出使用激光合成白光。激光自1952年,发明以来,由于具有高亮度,单色性,射程远、易控制,效率高等特点,得到极大的推广。激光白光的获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合束。二,一种使用荧光粉激发合成。激光照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激光具有高相干性,容易发生散斑现象;荧光粉合成,由于荧光粉在高温的环境下,容易失效。同时,制约激光投影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直没有合适的固态绿色激光可用。绿色激光波长大约540nm,红色激光通过一个按照正弦波振荡的石英,实现频率的倍增,从而获得绿色激光。由于这种方式对环境温度要求比较高,因而输出不够稳定,同时绿色激光模块较大且成本很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照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为解荧光粉在高温的环境下容易失效的问题及现有绿色激光模块较大且成本很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其中,包括:
用于发出蓝色激光光束的蓝光激光器;
用于对光束进行平直的第一准直镜;
涂覆有荧光粉的荧光杯;
用于收集激光及激光激发的荧光的聚焦镜;
用于发出红色激光光束的红光激光器;
用于对光束进行平直的第二准直镜;
用于混合光束的第一合光棱镜;
用于匀光的均匀片;
所述蓝光激光器发出的蓝色激光光束通过第一准直镜平直后出射至荧光杯;经荧光杯透射后的蓝色激光及蓝色激光激发荧光杯发出的荧光通过聚焦镜收集后,出射至第一合光棱镜;所述红色激光器发出的红色激光光束通过第二准直镜平直后出射至第一合光棱镜;所述第一合光棱镜将蓝色激光、荧光及红色激光进行混合后通过均匀片出射。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将激光光束转向的反射镜;所述蓝光激光器发出的蓝色激光光束通过第一准直镜平直后出射至反射镜,反射镜将所述激光光束转向后出射至荧光杯。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发出绿光的绿光LED;
用于对光束进行平直的第三准直镜;
用于混合光束的第二合光棱镜;
所述绿光LED发出的绿光经第三准直镜后出射至第二合光棱镜;所述第一合光棱镜将蓝色激光、荧光及红色激光进行混合后出射至第二合光棱镜;所述第二合光棱镜将绿光和第一合光棱镜的混合光再次混合后通过均匀片出射。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变焦的透镜组;
所述第一合光棱镜将蓝色激光、荧光及红色激光进行混合后出射至透镜组,经透镜组变焦后通过均匀片出射;
或所述第二合光棱镜将绿光和第一合光棱镜的混合光再次混合后出射至透镜组,经透镜组变焦后通过均匀片出射。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合光棱镜为半透半反镜;或所述第一合光棱镜和第二合光棱镜均为半透半反镜。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在所述蓝光激光器及红光激光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块。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控制透镜组进行变焦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透镜组。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旋转所述均匀片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均匀片。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
用于控制蓝光激光器及红光激光器的功率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蓝光激光器和红光激光器。
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均匀片为阵列微透镜或磨砂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佶达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佶达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8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