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指数项T混沌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8210.3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雷腾飞;惠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指数 混沌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线性信号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指数项T混 沌电路。
背景技术
自1965年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学者Lorenz发现第一个混沌模型以来,越来越 多的人们参与了混沌理论的的研究中。混沌信号具有类随机、初值敏感、宽谱 等特性,故广泛应用于保密通信以及图形加密等安全领域。在当前研究的混沌 电路中,主要以经典电路为主如Lorenz电路、Chen电路、LV电路等,但随着 更为复杂的非线性项的引入,使得混沌系统类型越来越多如加入指数项。指数 项的加入丰富了混沌系统,使得系统的混沌特性更为复杂,使因而对含有指数 项的一类混沌系统在混沌加密与混沌通信领域应用情景不可估量。
目前,混沌科学逐渐从理论研究过渡到实际应用中,而在工程最为直接策 略为混沌电路的实现,设计具有复杂的含有指数项的混沌电路系统,显得尤为 重要。若将含有指数项的混沌系统电路应用到教学中,更能够加强学生对非线 性系统电路设计的直观性。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指数项不易用电路实现以及T混沌系统作为一类过渡系 统不易设计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指数项T 混沌电路,其非线性系统输的信号具有很强的混沌特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有指数项T混沌电路,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 道的输出信号反馈到第一通道的一个输入端,作为一路输入信号,该信号连接 第二通道的乘法器A1的输入引脚,第一通道的输出连接第三通道的乘法器A2为 一路输入信号;第二通道的输出连接第三通道指数电路部分,指数电路输出连 接第三通道的输入即乘法器A2;第三通道的输出信号反馈到第三通道的一个输 入端,且第三通道输出信号的前一级的输出信号连接到第二通道的乘法器A1;
所述的第一通道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1的2引脚接电阻R11、电阻R12、电 阻R13,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通道的输出信号,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 二通道输出的前一级输出信号,电阻R13另一端连接反相器U1的6引脚,反相器 U1的6引脚通过电阻R14连接反相积分器U3的2引脚;电容C1一端连接反相积分 器U3的2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反相积分器U3的6引脚,反相积分器U3的6 引脚通过电阻R15连接到反相器U2的2引脚;反相器U2的2引脚连接电阻R16一 端,电阻R16另一端连接反相器U2的6引脚;反相器U1的3引脚、反相器的U2的3 引脚与反相积分器U3的3引脚接地;反相器U1的4引脚、反相器U2的4引脚与反 相积分器U3的4引脚接VDD(负电压),反相器U1的7引脚、反相器U2的7引脚 与反相积分器U3的7引脚接VCC(正电压),第一通道的反相器U2的输出端是 信号-x,反相积分器U3的输出端是信号x;
所述的第二通道包括乘法器A1,乘法器A1输出端通过电阻R22与反相器 U4的引脚2相连;电阻R21的一端与反相器的U4的2引脚相连,电阻R21的 另一端与第一通道输出的前一级输出信号连接,反相器的U4的2引脚通过电阻 R23连接反相器U4的6引脚;反相器U4的6引脚通过电阻R24连接反相积分 器U6的2引脚,反相积分器U6的2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 端连接反相积分器U6的6引脚;反相积分器U6的6引脚通过电阻R25连接到 反相器U5的2引脚;反相器U5的2引脚连接电阻R26一端,电阻R26另一端 连接反相器U5的6引脚,反相器U4的3引脚、反相器U5的3引脚与反相积 分器U6的3引脚接地;反相器U4的4引脚、反相器U5的4引脚与反相积分 器U6的4引脚接VDD(负电压),反相器U4的7引脚、反相器U5的7引脚 与反相积分器U6的7引脚接VCC(正电压),第二通道反相器U5的输出端信 号是-y,第二通道反相积分器U6的输出端是信号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8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测网络设备IP地址的便携装置
- 下一篇:载波模块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