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隔膜次氯酸钠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8053.6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5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艾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百鸥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26 | 分类号: | C25B1/26;C25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次氯酸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隔膜次氯酸钠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工程上,杀菌消毒技术几乎大部分依赖于盐素系消毒剂。特别是在上水道处理工程上的杀菌消毒90%以上都是使用盐素系消毒的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
次氯酸钠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液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普及,而电解式次氯酸钠发生器因为它使用方便,使用领域广阔,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
但现有技术中的电解式次氯酸盐发生器使用氯化钠为原料,电解出的醋氯酸钠浓度不够,消毒效果较差,有鉴于此,急需一种能提高次氯酸钠电解浓度的电解式次氯酸钠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隔膜次氯酸钠发生器,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半隔膜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壳体和电极板,所述壳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电极板包括从进液口向出液口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由氯离子半透膜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电极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上侧内壁并与外界电源的负极电连接,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供液体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侧内壁并与外界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上端与所述壳体的上侧内壁之间形成供液体流通的通道。
现有技术中的电极板多是以贯穿电解池槽的形式设置的,本技术方案中的电极板采用半透的设置形式,通过设置2块半透的电极板,其中靠近出液口的电极板连通电源负极,靠近进液口的电极板连通电源正极,这样设置的好处是:
(1)在电解过程中,盐液从进液口进入电解池中,在第一电极板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氢离子,使局部的溶液pH值迅速降低成酸性,溶液经第一电解板与壳体间的通道向第二电极板方向流动,第二电极板还原反应,局部溶液的pH值为碱性,在进液口的原料不断涌入的情况下,第一电极板附近的溶液会朝向出液口方向流动,并且与第二电极板附近的溶液相互中和,使得最终从出液口溢出的消毒液的pH值在较合适的水平。
(2)由于电极板与壳体均存在通道,并未完全将壳体分隔,并且电极板是采用氯离子半透膜材料制成的,这就使得溶液中含氯元素的离子只能从通道内流动,这样溶液从进液口向出液口流动的过程中,在往复设置的通道内流动,大大延长了其流动路径,使溶液内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产生足量的次氯酸钠,提高从出液口溢出的消毒液的消毒效果。
(3)盐溶液经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电解后即生成NaClO,pH值约6.5±0.5。
并且,通过调控电极板的电流和电压,可以精确的控制各电极板处的电解量,使电解池内生成更多的次氯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计量泵。
通过计量泵对进液量和进液速度进行精准的控制,并与各电极板电量控制相结合,可以实现整个次氯酸钠发生器所产生的次氯酸钠浓度的精确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的宽度不超过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内壁间距的一半。
通道的宽度即是电极板未封闭壳体的一端与壳体间的间距,该宽度的大小决定了溶液中氯离子流动的路径长短。具体而言,通道的宽度越大,氯离子的流动路径越短,反之则越长。
更优选地,经实用新型人多次实验总结,当所述通道的宽度为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内壁间距的三分之一时,整个次氯酸钠发生器内的电解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和用于探测pH值的探测计,所述探测计设置在出液口处,所述探测计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源向所述电极板供电的电流和电压。
PLC控制系统与所有电极板形成电路连接,通过内置程序精确控制各电路板的电量,实现对电解过程的精确控制。此外,PLC控制系统还可以与计量泵进行连接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当存在电解池内的消毒液未达到使用要求的情况,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关闭,延长电解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壳体左侧侧壁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壳体右侧侧壁的上端。
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壳体左侧侧壁的下端和右侧侧壁的上端,这样做同样可以延长从进液口进入电解池内的溶液的流动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鸥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鸥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8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回收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池板铜带镀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