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地板龙骨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47006.X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业凯;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5/04 | 分类号: | E04F15/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地板 龙骨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地板龙骨支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地板龙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木地板在构造上多采用衬垫式,即用橡皮、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弹性好的材料做垫层,垫层用粘结剂或螺钉或镀锌铁丝绑扎与木龙骨相固定。传统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整体性要求高,采用粘结剂进行粘结后,垫层将与木龙骨形成整体,不能重新拆卸与安装,采用镀锌铁丝绑扎时,构造的整体受力状态将弱于前者,限制施工使用范围。且由于垫层与结构基层未进行连接,垫层可能发生错位偏移,进而影响木地板整体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因垫层厚度固定,若结构基层存在标高差异,处理难度大,不易保证木质地板整体平整度。特别是若木地板遇潮或浸水,采用粘结剂粘结或螺钉或采用镀锌铁丝绑扎的垫层质量将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地板使用功能,会造成木地板受潮、翘出,甚至腐烂,且后期翻修或维修工序复杂,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木地板支撑结构,能便于拆卸安装,且稳定牢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木地板龙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中间橡胶层,上层板根据木龙骨结构尺寸制成向上凹型,下层板为片状,上层板通过中间橡胶层连接于下层板中部,下层板两侧预留孔洞,便于安装时与结构基层连接。
所述的中间橡胶层为工字型橡胶垫块,在橡胶层的工字型横梁下部向上打入一颗铆钉,与上层板底部连接,使得上层板可绕铆定点旋转,在工字型横梁上部向下打入铆钉,与下层板连接。
所述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均为镀锌铁板。
所述的上层板凹型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当木龙骨放入上层板凹槽后,通过从凹槽侧壁拧入螺钉固定木龙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螺钉,将木龙骨固定于支撑结构的凹型镀锌铁板中,安装牢靠,且可拆卸,便于木龙骨整体位置的调整,避免发生偏移。
2、由于上层凹型镀锌铁板可适度旋转,从而可调整木龙骨安装误差,使安装更加方便、灵活。
3、通过钢钉将支撑结构固定于结构基层上,安装牢靠。
4、支撑结构中层为工字型橡胶垫,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且能够消抵木地板使用过程中的变形。
5、该支撑结构可进行工厂化生产,现场施工时,仅需打入钢钉即可完成木龙骨安装,稳定牢靠。且可进行拆卸,后期维修成本低。
综上所述,采用该木地板龙骨支撑结构,可使木龙骨安装更加稳定、牢靠,无位置偏移,进而确保木地板整体质量。且该支撑结构的使用,将提高施工效率,确保了施工质量,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木地板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木龙骨安装状态示意图;
其中,1-1铆钉A,1-2铆钉B,2-1上层镀锌铁板,2-2下层镀锌铁板,3-中间橡胶层,4-预留孔A,5-预留孔B,6-预留孔C,7-钢钉,8-木龙骨,9-结构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木地板龙骨支撑结构,包括上层镀锌铁板2-1、下层镀锌铁板2-2和工字型的中间橡胶层3,通过圆形铆钉将三层结构进行铆定,具体铆定方式为:在工字型橡胶垫横梁下部,由下向上打入圆形铆钉A1-1,使得上层镀锌铁板2-1可绕铆定点旋转。在工字型橡胶垫横梁上部,通过下层镀锌铁板2上的预留孔B5,由上而下打入铆钉B1-2,将工字型橡胶垫与下层镀锌铁板2-2相连,安装时,将支撑结构放置于结构基层9上,通过下层镀锌铁板2-2两侧的预留孔A4打入钢钉7进行连接,同时将木龙骨8放置于上层镀锌铁板2-1的凹槽内,通过上层镀锌铁板2-1侧壁上的预留孔C6拧入螺钉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7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