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弯曲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45715.4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谷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 地址: | 40122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弯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弯曲模。
背景技术
弯曲件的成型通常采用的是弯曲模,弯曲件的种类较多,通常有U形件、圆形件和帽形件等。如图2所示,现有一种尾端平行紧靠,头部弯曲成圆形的弯曲件,目前此种弯曲件的加工方式是先将弯曲件加工成U形件,然后固定U形件的非开口端,采用另外的冲压装置对其开口端的两个支脚进行冲压,使其并拢成型出最终制品,此种成型方式需使用两套设备,加工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专门用于一次成型头部成圆形,尾端两支脚紧靠的弯曲件的滑板弯曲模。
本方案中的滑板弯曲模,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导柱,每个导柱上均设有一个可沿导柱竖直运动的凹模座架,每个凹模座架的外端均与一摆块的中部铰接,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可相对滑动的成型滑块,摆块的上部与对应的成型滑块的外端铰接,在两个成型滑块之间的成型部的正上方设有水平的可竖直运动的芯轴凸模。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平直的坯件放在两个成型滑块的上部,应保证其两边以两成型滑块之间的空间的中心对称,即保证搭接在两个成型滑块上的坯件边缘的长度相等,芯轴凸模下行,先将坯件冲成U形件,然后芯轴凸模继续下行,推动凹模座架沿着导柱下行,凹模座架带动摆块下部外摆,摆块的上部内摆,带动两个成型滑块相对运动,对U形件的两个支脚进行冲压,逐渐使两个支脚贴靠在一起,最后成型出所需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一次成型出所需制品,相比于现有的成型方式来说,操作简单,且可大大提高加工的效率。
进一步,为了方便卸下成型后的制品,在底座的中部设有可竖直运动的用于顶件的顶杆。
进一步,为了方便摆块的自动复位,在导柱与摆块的下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为了方便在顶杆受到芯轴凸模下压后自动复位顶杆制品,在顶杆的上部设有凸缘,在凸缘与底座之间设有压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成型出的弯曲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压簧1、导柱2、顶杆3、摆块4、凸模支架5、芯轴凸模6、成形滑块7、凹模座架8、限制块9、第一垫板10、底座11、第二垫板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滑板弯曲模,底座11放置在两个支座上部,在两个支座中间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上部设有第二垫板12,第二垫板12支撑在底座11的下部。在橡胶垫圈和第二垫板12上安装有导座,导座内设有可竖直运动的顶杆3,在顶杆3的上部设有凸缘,在凸缘与底座11之间设有压簧1,本实施例具体的压簧1的上端固定在凸缘上,下端固定在导座内。本实施例在底座上还设有限定顶杆下降位置的限制块9。
在底座11上对称设有两个导柱2,每个导柱2上均设有一个可沿导柱2竖直运动的凹模座架8,本实施例的凹模座架8呈倒T形,每个凹模座架8的外端均与摆块4的中部铰接,在底座11两侧的上部设有第一垫板10,摆块4的下部可沿第一垫板10表面左右摆动。在导柱2与摆块4的下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本实施例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可相对滑动的成型滑块,成型滑块的内端面呈阶梯状。摆块4的上部与对应的成型滑块的外端铰接。在两个成型滑块之间的成型部的正上方设有水平的可竖直运动的芯轴凸模6,具体的芯轴凸模6穿设在两个安装架上开的对应的过孔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