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验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5573.1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7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国;白战良;陆奇宇;刘文友;韩少朋;庞杰伟;刘凤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19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强度 试验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近期国内开始制造高附加值船型,使用管路质量要求提高,需试验保证管件质量, 同时,提高管件试验安全性和效率,及降低能耗和污染,也成为管道试验关键技术。
现有的管道试验装置,包括增压装置、介质源、截止阀、截止止回阀、试验管道和泄 放阀。
如图1所示,传统的采用空气作为介质的管道试验装置的配套方法,首先利用压缩 空气存储容器203将空气通过高压软管压入试验管道400,之后用空气增压机202增压,使管 道400中惰性气体压强达到试验压强;进行密性试验,同时对试验管道进行检漏,经密性和 管路泄漏检查合格后,关闭压缩空气存储容器203停止向试验管道充气;此时,若试验管道 400中压强达不到试验压强,再利用空气增压机201继续对试验管道400中的空气增压至试 验管道400内压力达到强度试验要求的试验压强,再进行强度试验,强度试验过程中,观察 对比安装于试验管道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压力表301和压力表302的示数;强度试验结束后, 打开试验管道400出口处的试验管道泄放阀501对试验管道400内空气进行泄放。
如图2所示,传统的利用水作为试验介质的装置与配套工艺,首先打开供水开关阀 门213,向试验管道供水,再运行增压泵212,对已经充入试验管道410中的水进行增压操作, 增压过程中观察压力表311和压力表312,直至显示试验管道410中水压达试验压强,关闭供 水管路出口的供水开关阀门213,同时关闭增压泵212停止泵水,开始密性试验;液体泄漏检 查与密性试验同步进行,密性和泄漏检查合格后,进行试验管道410的强度试验。若强度试 验前,压力表311和压力表312显示试验管道410中水压仍达不到强度试验要求的试验压强, 则打开供水开关阀门213和截止阀310,继续运行增压泵212,直至试验管道410内水压达试 验压强,此时关增压泵212,对试验管道410强度试验,实验时应观察对比试验管道410入口 和出口处安装压力表311、压力表312示数,保证试验管道内各处水压均匀;结束后开试验管 道泄放阀511对管内水泄放。
综上,传统的试验装置及方法中,水或空气作为试验介质,在充入管道后达不到试 验压强,使用增压泵或空压机浪费电能。试验介质无法重复利用,浪费水资源和压缩气体资 源,泄放时存在噪音污染。存在高能耗、试验安全性低、损害试验管道运行安全、方法效率低 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 验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系数低、试验效率低、耗费电能和资源和噪音污染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验工装, 至少包括:惰性气体气源、截止止回阀、截止阀、至少一根试验管道、试验管道泄放阀、高压 软管、截止阀和压力表;
优选地,惰性气体气源与试验管道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在高压软管上安装有截止 止回阀,截止止回阀适于在试验管道内的惰性气体压强大于截止止回阀靠近惰性气体气源 的一侧高压软管内压强时自动关闭;
优选地,试验管道的入口处安装有截止阀和一压力表,试验管道出口处安装有试 验管道泄放阀和一压力表。
优选地,惰性气体气源包括:惰性气体存储容器和开关阀门,开关阀门设置于惰性 气体存储容器的出口处。
优选地,高压软管与试验管道之间还安装有惰性气体总管,惰性气体总管包括一 个总管入口和至少一个总管出口,总管入口与高压软管连接,每一总管出口连接一根试验 管道。
优选地,惰性气体总管还设置有惰性气体泄放口,惰性气体泄放口上还安装了一 个惰性气体泄放阀,惰性气体总管泄放阀与惰性气体泄放口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力表。
优选地,试验管道的入口处还设置有一个安全阀,安全阀设置于截止阀之后。
优选地,惰性气体气源与截止止回阀之间的高压软管上依次装有减压阀和一个压 力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验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再生能源辅助燃煤的混合发电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旋转式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