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冷镦加工自动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5540.7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7/00 | 分类号: | B21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加工 自动 上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部品冷挤压行业,具体是一种零件自动传送系统的设 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冷镦加工采用多工位零件成型机,但受设备限制,现在主流的冷镦加 工设备最多工位为6工位及产品由线材变为零件需要经过6次挤压变形。但复 杂零件采用6次变形后无法成形最终零件,需要由冷镦加工完成再经冲压设备 加工完成后才能成型最终零件。
另外,在加工中碳合金材料时,由于冷镦加工过程中产生急剧的加工硬化, 在经过3~4次变形后,不再适合冷挤压加工,需要将半成品重新经过球化退火 和磷化后再次加工,但不能再送入冷镦设备,需要采用冲压设备单件加工。
以上情况在进行二次加工时极大了降低生产效率,成为整条工艺链上的效率 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冷镦加工自动上料机,通 过设置一振动料盘即一时间控制器,可实现从冷镦设备生产完成就产品再次单 件进入到冷镦设备中再次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次冷镦加工自动上料机,包括机架、 振动料盘、送料气缸、模具、传送装置及推料杆,所述振动料盘安装在机架上, 振动料盘具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连接有一送料轨道,机架上位于送料轨道前进 方向的末端设置有一进料槽,所述送料气缸设置在进料槽一侧,所述模具设置 在进料槽的另一侧且与送料气缸位置对应,传送装置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出口端, 传送装置上设置有定位槽,推料杆设置在传送装置的前进方向的侧旁。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料盘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结构的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轨道与进料槽通过一斜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气缸与一时间继电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一振动料盘, 将产品自动排序并按一致的摆放顺序振动前进,进入到送料轨道中,再由时间 控制器控制推料气缸按冷镦机当前加工频率将产品推入到冷镦机中自动加料机 构,可实现从冷镦设备生产完成就产品再次单件进入到冷镦设备中再次加工, 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冷镦加工自动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二次冷镦加工自动上料机,包括机架1、振动料盘2、送 料气缸3、模具4、传送装置5及推料杆6,所述振动料盘2安装在机架1上, 振动料盘2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结构的隔板21,振动料盘2内装有待加工的工件 7,工件7能够沿螺旋状结构的隔板21振动前进,振动料盘2具有出料口22, 出料口22上连接有一送料轨道23,机架1上位于送料轨道23前进方向的末端 设置有一进料槽24,送料轨道23与进料槽24通过一斜面25连接,送料轨道 23上的工件7由斜面25动落入到进料槽24内,所述送料气缸3设置在进料槽 25一侧,送料气缸3与一时间继电器(图未示出)连接,由时间继电器控制送 料气缸3按一定间隔进行操作,时间继电器与冷镦机的加工频率一致,所述模 具4设置在进料槽24的另一侧且与送料气缸3位置对应,传送装置5活动设置 在模具4的出口端,传送装置5能够沿模具4的出口端左右移动,传送装置5 上设置有定位槽51,定位槽51用于装载由送料气缸3顶出的工件7,推料杆6 设置在传送装置5的前进方向的侧旁,推料杆6用于将定位槽51内的工件7推 出定位槽51至冷镦机中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工件7放入振动料盘2中,通过振动料盘2 的振动送料,工件7振动前进,并自动排序进入到送料轨道23中,工件7滚动 至进料槽24后,送料气缸3在时间继电器的作用下推动工件7通过模具4进入 到传送装置5的定位槽51中,传送装置5将工件7输送至推料杆6对应的位置 停止,推料杆6将工件7由定位槽51中推出至冷镦机中进行加工,以上完成产 品的自动上料和送料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框型铸钢件防裂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异形锻件封闭锻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