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敏电阻动态特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5381.0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卫;封双连;张志刚;强希文;冯刚;宗飞;胡月宏;吴敏;李志朝;常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5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电阻 动态 特性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敏电阻动态特性测 量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细丝热敏电阻主要应用于对温度精确快速测量的领域,尤其在大气湍流测量方面,其最小的温度分辨率可达0.002℃,最高响应频率可达百Hz以上。其动态特性主要由3dB响应频率f3dB和热时间常数τ来表征,二者的关系如表示,其中,f3dB为热敏电阻的3dB响应频率,τ为热敏电阻的热时间常数,为热敏电阻在阶跃温度激励下,从初始温度T0达到阶跃温度Te的63.2%所用的时间。
对于普通温度传感器,其动态特性的测量通常采用电加热、恒温槽 或风洞来产生一个温度的跳变,其缺点是产生的阶跃温度跳变沿较慢、 实验费用较高、测量不确定度较大,只适用于响应速度较慢的温度传感 器动态特性测量,对于热时间常数为毫秒甚至亚毫秒量级的热敏电阻, 其动态特性测量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设备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热敏 电阻动态特性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热时间 常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敏电阻动态特性测量装置热 敏电阻动态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光纤准直器、光 束匀化扩束器、吸收屏、数据采集器、以及用于将吸收屏表面散射的激 光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光电探测器;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脉冲经光纤准直器准直、光束匀化扩束器均化后 形成均匀光斑,待测量的热敏电阻位于所述均匀光斑内,所述均匀光斑 一部分被热敏电阻吸收,另一部分照射到吸收屏上被吸收屏吸收,热敏 电阻的两端及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均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还包括光导放大器,热敏电阻的两端与光导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光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放大器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相连 接。
所述数据采集器为双通道数据采集器。
所述吸收屏为石墨吸收屏。
所述光导放大器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仪表放大器、第一电位 器、第二电位器及电源,第一电阻的一端及第二电阻的一端均与正电源 相连接,仪表放大器上的引脚3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一电位器的一 端相连接,仪表放大器上的引脚2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及待测量的热敏 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及待测量的热敏电阻的另一端 接地,仪表放大器上的引脚7及引脚4分别接正电源及负电源,仪表放 大器上的引脚5接地,仪表放大器上的引脚1经第二电位器与仪表放大 器上的引脚8相连接,仪表放大器上的引脚6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相 连接。
所述光伏放大器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运算放大器,光电探测 器的负极与正电源相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光电探测器的正 极及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的反 相输入端经第四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的正电 源输入端及负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正电源及负电源相连接,运算放大器的 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敏电阻动态特性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通过 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脉冲准直及均化后辐射到光敏电阻的侧面,使光敏 电阻升温后达到热平衡,然后利用激光脉冲的下跳沿引起的降温过程来 测量热敏电阻的热时间常数,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测量的速度较 快。激光器恒功率输出激光脉冲的时间宽度可调范围较大,运行成本较 低,同时激光脉冲的功率可以达到千瓦级,跳变沿可达到几十微秒级, 因此对热敏电阻的热时间常数测量精度较高,并且速度快,能够适用于 热时间常数为毫秒或亚毫秒热敏电阻的动态特性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用于大气温度脉动测量的金属细丝热敏电阻4传 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导放大器8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光伏放大器9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直径为20μm、长度为2cm钨丝的热时间常数测 量的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5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5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容器耐受爆破能量试验装置
- 下一篇: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