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成像镜头和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914.1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肖怡;邓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2334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头 应用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 头和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由于人的 每只眼睛的虹膜都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因此,虹膜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具 有严格保密要求的场所和设备等。
现有的虹膜识别系统都是先通过数字摄像机采集待验证者的眼睛图像, 然后分割提取出虹膜图像,再对虹膜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与编码,最后将编 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虹膜编码进行对比,二者一致则验证通过,待验证者可 进入场所或登录设备,否则,待验证者不允许进入场所或登录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虹膜识别系统逐渐应用到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等 小巧、轻薄、易携带的设备中,因此,在设计采集眼睛图像的光学镜头时, 通常需要尽可能的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以减小设备的总体尺寸。
并且,在保持设备体积小巧的同时,还需保证成像系统的球差以获取到 细节清晰的虹膜图像,因此,如何合理地设计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以及光学 成像镜头内镜片的参数,来满足设备的微型化要求以及成像的高清晰度,已 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和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 的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清晰度低以及体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沿同一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 光阑和第二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
0.91<f/TTL<1.3;-3.2<f1*f2/f<-1.5;|d3-d2|<0.2;
其中,TTL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f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 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d2为所述第一透 镜像侧表面顶点到光阑中心点的距离,d3为所述光阑中心点到所述第二透镜 物侧表面顶点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关系式:-0.41<c12*c21/c11<-0.15;
其中,c1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c1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 面的曲率,c21为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关系式:1.83<(Nd1+Nd2)/Nd2<2.03;
其中,N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折射率,Nd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材质 折射率。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关系式:0.8<(d1+d4)/(d2+d3)<2.1;
其中,d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d4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 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关系式:Fno<2.5;
其中,Fno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关系式:26°<FOV<36°;
其中,FOV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视场角。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关系式:TTL<3.85mm。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的滤光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光学成像镜头和图像感应芯片,所述光学成像镜头 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所述图像感应芯片的成像面位于所述光 学成像镜头的像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和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设备, 包括沿同一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光阑和第二透镜,并且, 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关系式:0.91<f/TTL<1.3、-3.2<f1*f2/f<-1.5、|d3-d2|<0.2, 从而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镜片的参数、镜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镜片与光阑 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减小光学成像镜头的体积,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清 晰度,保证能够获取到细节清晰的虹膜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